富都青枫苑出品的麻糕豆腐汤和毗陵东坡肉刚刚获得了“地方特色菜”的金奖。江苏省省一共5个名额,来自常州的地方菜占到了两个。
印象中称得上“地方特色菜”的,在曾经放学时必定会经过的那家冒着腾腾热气的摊头上,是来往的孩子迫不及待掏出零花钱、来回抹嘴的那抹滋味;是老人们飞舞着锅铲、溅着油花让你魂牵梦萦的那顿晚饭;也是饭店里一尝就再也挥之不去的唇齿留香。这些独属于这个城市的味道,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次不经意想起,口水便立马充盈了口腔。
传统意义的常州菜擅长火攻、擅长长时间加热、以蒸炖焖为主
酥烂入味,但家庭餐桌上正逐渐减少
“传统的老常州菜,擅长火攻、擅长长时间加热、以蒸炖焖为主,以酥烂入味见长。”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常州菜研究院副院长王劲说。像清末民初“常州头道菜”、元末明初的“寨桥老鹅”、元末的“焦店二花脸扣肉”等早期就流传下来的常州菜,都是以这类烹饪手法为主。“但随着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实这些烹饪花费时间过长的菜式已经在家庭餐桌上逐渐减少,但作为保留,可以在饭店里品尝到这样的美味。”王劲说。
常州富都青枫苑寨桥老鹅
“都说吃在常州,如今我们也正越来越注重对地方菜的传承和地方文化的发展。常州菜研究院要做的,就是在传承本地餐饮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且通过向外推广,形成常州地区独有的地方菜文化。”王劲说。
为什么不少人觉得常州菜好吃?王劲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南京菜味道重、无锡苏州偏甜,常州菜正好就是味道的中和。就是任何区域的人吃到我们的菜都能接受这个味道。”但让他觉得颇为遗憾的是,常州还没有哪个菜是朗朗上口的,“没有一提到这道菜,就想到是常州的,影响力远远不够。”
其实要说正宗的、从早期就流传下来的老常州菜,一共就只有约20道。“如果仅仅停留在固有的老味道、老形式上,常州餐饮不可能有发展。新的时代要有新的尝试,菜式才能经久不衰。”王劲说。#p#
最新研究的常州菜以味见长、博采众长、常推常新,常州菜归为这三类
做出独属于自己的味道,就是常州菜
常州菜研究院成立之初,首次全面系统地定义了常州菜。什么是常州菜?常州菜是常州人创造的、喜爱的、传承的地方菜,它反映的是常州人的喜好、性格以及文化。根据这一年来的创新研究成果,研究院将常州菜划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以味见长、博采众长、常推常新。
王劲介绍,以味见长指的就是最传统的地方菜——采用本地食材,加上久远流传的烹饪方法,在今天将他们的味道调适得更加可口;博采众长,指吸取其他地方的特色,加上自己的创新,区别于其他菜系的同类型菜。“像狮子头虽然是扬州的,但各地都在做,我们做出独属于自己的味道,就是常州菜。”还有一类是常推常新,就是使用新式的烹饪方法,甚至加入西餐调味方式,与传统相融合。
以味见长的老常州菜,哪道是家乡的味道,舌头永远记得住
听松楼的总经理张玲是个十足的常州菜迷。“作为土生土长的常州人,从小吃着家人烧的家乡菜,如今出去聚餐时,却难以找寻到相似的味道。”这也让她觉得,“要经营一家饭店,连家乡菜做得都不像样,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老常州们对做菜是极其讲究的,虽然不一定要昂贵,但新鲜、精制是每道菜必须通过的考验。遵循“什么季节吃什么”的老常州精神,听松楼推出了四季狮子头——春天的河蚌狮子头、夏天的鮰鱼狮子头、秋天的蟹粉狮子头、冬天的冬笋狮子头,取材全部来自于本地。“要说新鲜程度,那本地的季节性食材,是最好不过的。”张玲说。
常州听松楼的四季狮子头
“很多顾客初到听松楼,可能会觉得这里有点土”,张玲说,“跟菜式新颖、形式别致的酒店比,我们这儿确实很传统。”但令人惊喜的是,在如今的街边或家庭餐桌上已经找不见的老菜,却都能在这觅到踪迹。铜鼓饼、脚踏糕、油炸焦、艾草青团,正是曾经街边卖得最俏那家的味道;痴虎鱼炖豆腐、虎皮中椒、软醋桂鱼、三鲜汤,恰好跟祖父祖母烧出来的一模一样。
“很多常州菜,现在看不到了,不是因为食材没有了,而是这样的工艺没人做了。”手切肉末、手打蛋花、手摊蛋卷,老常州的菜虽然不复杂,却饱含着掌勺人对全家的爱,一分一毫用勤劳的双手慢慢地磨出来。“我们有义务把这些文化传承下去。”张玲说。
不少食客循着记忆,到店里品尝。“好不好吃不用过多言语。哪道是家乡的味道,舌头永远记得住。”张玲说。
外来媳妇嫁了本地郎,食材是公用的,但做法是自己的
“以前的常州人吃菜,口味总是离不开咸鲜、糖醋、红烧,如今已经跳跃到了咖喱、芝士、川味、黑椒等。只要味道不是太过浓重,老百姓都乐于尝试,我们也敢于创新,做出自己的特色。”福记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品总监张杰说。
所以,当地产菜遇上外地的烹饪和调味手法,一样能擦出火花。来自富都青枫苑中厨房的厨师长王斌一直在想,如何让地产蔬菜变得更为诱人。于是,他将外地的烹饪方法和本地的时蔬结合起来,清水灼、生焗、冰镇,并且在客人面前当场制作,不仅叫好还叫座,成为了每桌的必点菜式。实际上本地那些最新鲜的蔬菜,也一并推广了出去。
常州好福记的鲜椒甲鱼
福记集团的鲜椒甲鱼也是如此。本地的野生甲鱼,除去传统的调味方法,又能有怎样的翻新?事实证明,在甲鱼中加入鲜花椒,再进行口味的中和,常州人一样吃得开心、吃得新鲜。“原材料不变,但是口味可以有突破。”张杰说。
当然,老常州的烹饪手法,嫁接上外地食材,甚至是漂洋过海的食材,也一样不逊色。富都青枫苑的酱烧牛肉、樱桃焖猪蹄,福记集团的秘制文火小牛肉,食材用的是进口的,却跟常州人最擅长的“焖”碰撞在一起,中西合璧;富都青枫苑的干香扇子骨,用的是最古老的本地腌制方法;福记集团的鹅肝酱杏仁球,将鹅肝用制作黄豆酱的方法制成……“其实说到底,食材是公用的,但做法是自己的。”王斌说。
“不管是外地食材,还是外地烹饪、调味方法,被端上常州餐桌,就像外地媳妇嫁了个本地郎。传统的不能丢,创新也要有。老百姓爱点、并且百吃不厌,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常州菜。”张杰说。#p#
走向世界的常州菜有特点、有包装、有故事、有经历
“20道常州味”要征服世界
自去年9月17日挂牌以来,常州菜研究院已经成立了近一个年头,这也是全省唯一以市为单位的地方菜研究院。“这一年里我们在做的,就是将各个酒店和常州菜体验中心推出的100道常州菜,最终选出20道最能代表常州味的精髓,最终走出常州、走向世界。”王劲说,“以后,说到这20道菜,一听就知道是常州的。”
“其实,常州菜研究院是让所有地方素材和资源扎口在一个平台,有序推进常州菜发展和壮大。”王劲说。
今年9月中旬,20道能代表“常州味道”的菜品名单将公布。这些菜,都是经过研究院和饭店的不断沟通、研究院内部改良、由全国知名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选出来的。“这20道菜,基本比较权威地代表了常州菜的特点,以及与当代的融合。”王劲说。
下一步,就是包装。除了精美的外表,也必须填充上丰富的内涵。研究院请来了常州民俗专家,为这些菜色添上或是来自制作过程的故事,或是民间留下的传说,也可是食客品尝的经历。
据悉,研究院已打算在意大利、智利等开设常州菜美食节。“把常州菜不断向外推广,甚至做到众人皆知。虽然这条路很长,但是开头必须要做好。”王劲对常州菜走向世界充满着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