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2015常州武进西太湖国际半程马拉松(以下简称“西马”)在武进西太湖畔鸣枪开赛。1万3千多名中外选手,在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队长惠若琪,张常宁、陈展3名队员领跑下,一起跑出起点。
曾经举办过2013第八届中国常州花博会的重要场地、场馆,将本次比赛赛道沿途风光装点得更美丽。据了解,本次比赛的赛道为环形设计,起终点都设在花博园北侧主入口广场,赛道穿越花博园,途经揽月湾、雅集园等西太湖标志性景观,一路花海碧涛、风光旖旎。让不少特意慕名而来的外地或外国选手都赞叹不已。经常参加城市马拉松比赛的日本选手上衫直史表示,这是他遇到过得最美赛道。
据介绍,武进西太湖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自8月9日启动报名工作以来,比赛共吸引了13336名选手报名参加,相比去年的8000多名参赛选手,规模大幅提升。其中,常州本地选手约8000多人,外地选手5000多人,外籍选手73人,港澳台选手8人。
比赛组委会在邀请更多国内外高水平的马拉松选手来常参赛的同时,授权多个国内知名跑团组织参赛人员,如爱燃烧、咕咚、毛线团等,与常州市民同场竞技,把群众参与和竞技体育有机融合,在提高赛事参与度的同时,提升竞技水平。
比赛现场,央视名嘴张斌表示:“我也相信今天的1.3万名跑者能辐射周边,带动更多人参与。”
最终,肯尼亚选手大卫以1小时5分21秒的成绩,夺得半程马拉松男子组冠军;河南选手林晓静以1小时21分52秒的成绩,获女子组冠军。#p#
常州选手包揽10公里跑前二名
奔跑吧,龙城兄弟!
18日,在武进西太湖畔,1万3千多名参赛选手或是执手爱人,或是结伴死党,或是期待一场美丽的邂逅,开始一场向着阳光、幸福的奔跑。
殷磊:让我重新找回对跑步的热爱
“我曾经有一度特别想放弃跑步,但这次‘西马’比赛让我重新找回了当初对跑步运动的热爱,真的很开心。”曾经是国青上海队男子中长跑专业运动员的殷磊,在夺冠后十分激动,虽然去年他也曾参加“西马”比赛,但这次夺冠,真正让他找回了当初的感觉。
殷磊从小虽然没有什么特长,但经常是校运动会上的常胜将军,也因此成为了一名专业运动员。原本以为进入国青队后,把自己的爱好作为职业,是一件幸福的事,但高强度的训练和各类的紧张比赛,让殷磊觉得压力越来越大。
有一年,殷磊在云南集训,每天要跑好几十公里山路,因为当地训练条件有限,吃睡都很不习惯。“晚上想家了,连一个电话都没法打,我当时真的觉得跑步太辛苦,完全没有当初那种喜欢的热情。”在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后,殷磊决定了退役,并考上了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系。
“上大学后,我曾经一度还是很排斥跑步,觉得自己的热情都给训练和比赛给磨掉了。” 殷磊说退役后,他就不曾再参加任何比赛,直到去年首届“西马”比赛,在同学和家人的鼓励下,他才第一次参加。
“虽然那一次,我也没有名次,但是感觉很轻松,不像自己比800米、1000米。” 殷磊说上次比赛后,他就下定决心,要用一个胜利来找回自己的曾经对跑步的热爱。
于是,长久不训练的殷磊开始每天训练,为本届“西马”比赛作准备。因为曾是800米、1000米专业运动员,因此他决定放弃马拉松半程赛,改跑10公里。经过1年的训练和筹码,终于在昨天,他赢来了久违的胜利和满足感。
王瓅玮:跑步带我重回20岁
“今天在赛道上奔跑,我有一种重回20岁的感觉。”家住天宁区的常州选手王瓅玮以1秒之差,输给同样来自常州湖塘的选手殷磊。不过31岁的王瓅玮和23岁的殷磊却都是,他们感觉自己跑出了青春的感觉!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王瓅玮,在10公里比赛中,仅比第一名殷磊慢了1秒,获得第二名。虽然有点遗憾,但他却表示,能参加这个比赛,让他感觉重回20岁。
“我一直很喜欢跑步,在大学都还是校队的,但是工作后,时间越来越少,跑步也成为一种奢侈品。”王瓅玮说,上班后他是一名工程师,项目很多,即使有时间跑步,也是偶尔的。但是这次参加比赛,他重新开始回忆自己在学校跑步的事情,想起那些训练方法,还有为自己加油呐喊的好哥们儿,觉得很快乐。
昨天的比赛,王瓅玮的家人和朋友们也来为他加油,他在起点一个箭步就成为了领跑第一方阵的成员,并把优势一直保留到了最后。
“未来我也很想让女儿也参加跑步,或是选择一项运动作为自己的爱好,我觉得这将让她受益终身。” 王瓅玮已经开始为他5岁的女儿打算了。
各城“微马”队:永远都要挑战自己
“我想把这朵玫瑰花送给马上要到终点的老赵,他今年67岁了,已经连续2年来常州参加比赛了。”无锡太康长跑队队员周红霞手拿着1支鲜艳的玫瑰花,在终点等着。
其实昨天,像无锡太康长跑队一样,我们常州“微马”俱乐部成员也组织了1支“大龄”长跑队参加“西马”比赛,最终有10多人都获得了名次。今年40岁的军歌,就是其中一位,从2008年起,他就开始长跑。虽然本届比赛,他只获得了36名,但比赛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远比结果更重要。
军歌告诉记者,常州“微马”最初只有20余人,但目前已有近300人以中天体育健身中心为主,分别成立了新北、青枫、红梅、湖塘微马分队,成为我市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一道特别风景。“微马是没有界限的,只要你想跑,就随时能成为微马人。”军歌说,这次比赛,队伍中年纪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20多岁,大家虽然职业不同,但却都能在跑步中收获很多。而“西马”比赛,对于他们而言,则是最好的交流与分享平台。#p#
国家女排3大名将为“西马”领跑
“平时都是在跑步机上进行耐力训练,今年在这么漂亮的赛道上跑,感觉非常棒!”18日早上8点,在西太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起点,3个高挑而又青春靓丽的身影,吸引了不少参赛选手和观众的欢呼与注目,她们就是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3位女将——队长惠若琪、主攻张常宁以及自由人陈展。
上个月6日晚,在日本名古屋,中国女排力克东道主日本队,时隔11年重获2015女排世界杯冠军,这3人功不可没。本次,作为“西马”特邀嘉宾,3人与1万3千多名选手一起,弘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
“这场比赛的质量很高,常州市民很热情,他们的呐喊助威声不断传来,很激动,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中国女排国家队队长惠若琪,十分喜欢常州,她说自己平时喜欢画画、摄影,常州西太湖的美景让她很后悔没有带单反相机过来。“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年轻人常常‘宅’在家上网,甚至沉迷于网络,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像‘西马’这样的比赛,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能通过比赛培养年轻人的耐心、毅力,不忘所肩负的使命。”
作为半个常州人的小将张常宁,对常州的感情十分深厚。她告诉记者,自己就是因为出生在常州,成长在南京,而取名“常宁”,她的外婆还住在常州,因此逢年过节有空,她常常回来探亲。“常州的变化太大了,每回回来,我都觉得不认路了,比如现在的西太湖,美得我不敢认。”
“在这个比赛中,我看到非常多积极上进青年,还有为健康和阳关而奔跑的人!”老将陈展表示,常州给她的感觉是安静而又整洁,常州市民热爱运动,生活积极,常州“西马”一定会成为城市马拉松中最靓丽、最有特色的地方之一。
10月18日将成为常州百姓的“跑步节”
“这个赛道十分漂亮,就是弯道多,增加了难度。”18日,获得男子组马拉松半程赛冠军的肯尼亚选手大卫表示,他在世界各地参加过60多次的城市马拉松比赛,但是第一次在常州参加比赛,就觉得这个多弯道的赛道很漂亮。
相比第一届,本届“西马”赛道设置上因为穿过常州花博会的一些主要场馆,因此“弯道多,难度增加”成了不少参赛选手的共识,但这也成为了提高本次比赛竞技水平的重要手段。
此外,为了能让本届“西马”更加完善,常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常州特警队、常州医疗系统工作者,以及常州大学体育系学生组成的40人按摩队,提供最及时、最安全、最人性的服务。
据了解,未来常州将把10月18日这个比赛日固化为常州百姓心目中的“跑步节”,将“西马”塑造为常州的城市名片,让它代表常州精神,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常州文明网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