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汤圆”,是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机修钳工袁志刚的外号。这个外号,是袁志刚儿子送给他的昵称。作为公司的高级技师、首席技能专家,袁志刚在单位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人称“火眼金睛”。这个名号,和他一项绝招有关。而这项绝招,可以和《最强大脑》上那些神乎其神的绝活相媲美。近日,在无锡举行的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上,袁志刚作为常州选送的两位参展代表之一,现场展示了这项绝招。
袁志刚展示的这项绝活叫“目测配钥匙”,桌上3个被锁住的箱子,在配钥匙时,他不借助任何样板和量具,也不使用夹具将钥匙面对面加工,只凭眼睛观察钥匙形状和尺寸,在一分钟内用锉刀和匙坯锉配出钥匙。结果不到三分钟,他就接连打开了两个箱子。
“这个每个钥匙的凹凸都不一样的,你都能记住啊?”围观者啧啧称奇,袁志刚却说今天发挥得一般,以前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时候,要求25分钟内做10把钥匙,当时他最好成绩是17分钟左右完成,速度非常快。不过这目测配钥匙看起来像是锁匠练的活儿,和他的本职工作——机修钳工有什么关系呢?
袁志刚介绍:“机修工就是要求眼和手的协调,他能在机器的修理过程中很快地发现这个机器,譬如它的等高、精度是不是达到要求,有的时候靠目测就能发现问题,机修钳工到一定程度以后,他能够体现出这个能力来。”
在全国范围内会目测配钥匙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平均一分钟不到开一把锁的人并不多,在这个项目上,袁志刚曾经拿到过全国第三。他首创的方法是先观察钥匙的齿深,然后采用平锉的方法由最浅到最深逐层锉削,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宽度的锉刀,大大提高了锉配的效率与准确性。这项技艺,精度差零点几毫米都可能导致失败,需要过硬的技术和稳健的心态,充分体现了钳工手眼合一的高水平,如果没有钳工岗位上十多年如一日的磨练,是无法掌握的。而袁志刚对钳工工作的热情、对戚机厂的感情,打小时候起,就深埋了几分。
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设备分公司钳工袁志刚介绍:“小的时候就想做钳工,那时候看见他们,家里穷没多少钱,大家都是自己做家具,感觉挺神奇的。到了初中毕业以后,就选择去上技校,然后学了机修钳工。技校毕业后就到这个厂里面来做钳工工作。”
袁志刚的父亲也是戚机厂的职工,比他大五岁的哥哥,也在厂里做钣金工,所以戚机厂就像袁志刚的家一样,他从小在这里长大,耳濡目染,对火车、车间充满了感情。19岁进厂,两年后,他就代表戚机厂参加市级青工比赛,获得了第四名。
还没到而立之年就拿了全国第四,袁志刚却并不满足,他觉得那次比赛自己并没有发挥出全部水平。于是,他立下了跨进全国前三、获得江苏状元的目标。要达成这个梦想,只有勤学苦练。而袁志刚的好学在单位是出了名的,只要老师傅有好经验、好方法,他总要讨教来,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个经验是慢慢地增长的,钳工可能技术到一定程度就差不多了,经验还是要靠平时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一个老道的机修钳工,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就能快速有效地处理设备故障。时间长了,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这个时间,对袁志刚来说,就是十年。十年里,同龄人在下班后打牌、打麻将,而袁志刚要么泡在车间,要么泡在机配市场。以前住厂区宿舍的时候,他甚至在家里搞了一个操作台,晚上回家接着钻研。
这台德国机车价值5000万,如果在出现故障时叫厂家来修理,费用按小时计算,价格十分昂贵。袁志刚自己摸索,对它进行维护和保养,无形中为公司节约了一大笔费用。“它有的时候会定位不准,我们要对它进行检修,靠摸、靠看进行故障判断,得出结果是更换还是修理。我们配件四公司有一台设备是进口的魔头,这个魔头如果去修一下的话,一个是工期长,另外一个可能有五万块钱的修理费用,当时为了节约修理成本 就把魔头拆下来一看,里面其实就是一个缺油的情况。我们就用专用装置测量轴承的精度、轴承隔圈的厚度,确定以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在很短时间内就修复了。”
这种修复方法,也是袁志刚自创的绝技绝活,他还把这项绝招写成了《数控立式磨床魔头精度修复》的论文,在省部级刊物发表。
传、帮、带是中车戚墅堰工厂的传统,在这里,师傅没有带出好徒弟是一个丢脸的事情。袁志刚在培训中,毫不保留地展示自己的绝技绝活,他希望身边的年轻人都喜欢学习,都有所钻研。
袁志刚的徒弟刘佳诚告诉记者:“比方说有个计量单位是丝,按理说它有个偏差值,只要做到偏差值在范围内就好,我师傅一定要求精求好,一定要做到正中间这个值。”
缪伟是配件四公司的工具钳工,在袁志刚的指导下,2014年,缪伟获得了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三等奖和去年中车技能大赛的第一名。而作为师傅的袁志刚,则是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金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南车优秀共产党员、南车首席技能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3岁的袁志刚身上的荣誉太多。而在单位传授技能的同时,他还在常铁校成教部为私企工人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就在记者采访他的那个周末,他还要去参加成人高考,争取拿下本科文凭。不少同事都问他,在专业上已经登峰造极,为何还要在不惑之年给自己压力呢?
他是这么回答的:“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尤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操作、数字建模这方面要多动脑多学习,在平时修理,在新产品研制的过程中就可以少走弯路。”
袁志刚说,他这人比较固执,选择继续求学,不是为了拿一张文凭,就是单纯地想给自己拓宽些知识面。在他看来,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我们跟日本、德国的装配工艺、跟他们的技能人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以做大国工匠为目标,不断地努力,才能接近这个目标。这种活到老、学到老,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最让人感动的工匠精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