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热心居民组“e家近邻互助社” 邻里帮扶大家来
发布日期:2016-07-14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昨天上午,家住太阳花园的陈丽琴在小区巡逻完一圈,来到了“姐妹根据地”——小区的中央凉亭。这是她和许多邻居打照面的地方。

  从最初的不识,到如今一起组成社团,邻里互助的氛围,在这个新小区也越来越浓。

  e家近邻:邻里互帮,单元互动

  太阳花园是河海街道范围内的一个新小区,有8栋近400户居民。

  今年58岁的陈丽琴,当初是为了帮着女儿带孩子住过来的,也算是这里的最早一批住户。但她发现,小区里和她一样过来带孩子的老人不少,虽然经常打照面,但“你不讲话,我跟你也不搭腔”的日常状态没原来住的老小区那么有人情味,邻舍相互间熟悉,往来也热络。

  于是,向来热心的她开始牵头。在陈丽琴的感染下,许多和她年纪差不多的阿姨也加入进来,从一支文艺队开始,逐渐又成立了“爱心服务队”和“邻里互助队”,但它们都有个统一的名字——“e家近邻互助社”。

  “我就希望,通过我们这样一支队伍,邻里互帮,单元互动,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陈丽琴说。

  结对帮扶:一个组织结对“一群人”

  “e家近邻”的邻里互助,是通过一个组织“结对”一群老人。

  今年70岁的杜文珍,是整个邻里互助队和陈丽琴这两年重点关注的对象。她把这位大姐也拉近了互助社,平日里,有什么活动,都会喊上她。

  杜文珍的儿子在深圳打工,女儿住在薛家,平日里,家里就她一个人,是空巢老人。“每天去看看她,跟她聊聊天,有什么困难,我也能组织大家及时帮忙。”

  往常,杜文珍白天都会到楼下找她们,但前几天,陈丽琴一早晨都没见到杜文珍的人,心里有些着急了。“打电话也没接,后来我就去敲门,家里也没人,在门口等了会,看到她从外面锻炼回来了。”杜文珍是重庆人,一口重庆话叫人有些难懂,起先认识,陈丽琴也是半听半猜,时间久了,俩人也培养出了默契。“我现在每天一早都会微信上先问问她怎么样,大姐不会打字,我们就语音聊天。”

  精神慰藉:原本只是带孩子,如今一天的活动都排不过来

  “我们这个小区的老人,有经济困难的不多,我们的邻里守护,主要就是给他们带去精神慰藉。”在陈丽琴的带领下,许多原本只是在家带带孩子的老人们生活渐渐丰富起来:小区巡逻,约着一起买菜,逢年过节一起做些小点心给有需要的人送去。“有时候谁有困难了,我们也会一起商量,怎么帮忙。”

  家住6栋的鲍阿姨,66岁。去年3月,她的突然身体不舒服,检查下来还得做手术。

  当陈丽琴组织着“e家近邻”的老姊妹们去看她时,连同病房的病友都说,“你这帮邻居真好”。

  这些邻居,不仅仅是探望,当得知鲍阿姨因为床位紧张很可能住不进医院时,又一起帮着想办法安排床铺;住院期间,还轮流做饭给她送去。

  “e家近邻”的朱玉娟阿姨,得知鲍阿姨想吃馒头,自己买了材料,凌晨三四点就和老伴起来和面调馅,当从家里蒸好还热乎着的馒头送到病房里时,鲍宗惠激动得哭了。“你们一个人都体会不到我的感受,我在常州什么亲戚都没,孩子白天要上班,生病期间,都靠她们。”

  如今正在加拿大探望女儿的史阿姨,去年脚摔伤后,也是有这些老姊妹时时上门探望,帮着做饭,陪着聊天,原本无聊的养伤时间过得很充实。“喏,前两天还发微信给我,问我们好不好,说呆在加拿大可想我们了。”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