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徐凤珍老人今年91岁了,儿女孝顺,身体也算硬朗。两年前,老人的生活里多了一位叫“朱建华”的亲人。每天,朱建华都会上门看看她,儿女上班,她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朱建华更是帮衬了不少。
8月26日上午,在常州埭头镇集镇居委会,溧阳市“传递真情见证精神”邻里守护现场推进会的会场上,在朱建华的搀扶下,91岁的老人乐呵呵地坐下了。
尽管是一次推进会,会场里却不乏这样温馨的一幕幕:每一位老人的身旁,都有一位志愿者陪伴。
我市自去年启动“邻里守护”老年志愿互助服务项目以来,溧阳市不断积极推进,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据统计,溧阳市现有70岁以上独居、80岁以上空巢老人共15886名,目前已结对13415名,结对率达到了84%。其中,更是以埭头镇的“三关爱”打响了品牌。
特色:“三关爱”,农村“邻里守护”聚焦独居、失能老人
每天早晨7点多,忙活完家里的事情,走到隔壁一栋去探望已经86岁的独居老人庄小贤,已经成了史梅林退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早上一次探望,晚上一声问候,老人虽然独居,但我们结对后,能让她感到生活里是有人关心着她的。”
史梅林和结对的庄奶奶,住在白塔新村,都来自溧阳市埭头镇的集镇居委会。
这是个开放式安置小区,居民都是来自各个村的拆迁安置户和外来房客。有常住居民3800多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700多人。
从熟悉的村庄到陌生的社区,从农村的随意堆放到社区的干净整洁,从农村的独户到社区的联户集中,种种变化对刚刚搬进社区的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难的转换过程,怎样营造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直都是社区的工作重点。
“为帮助居民更好融入社区生活,我们就通过成立三支队伍,来促进社区尊老爱幼、邻里守护、文明和谐的氛围。”集镇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谈菊芳告诉记者,2011年,社区成立了一支巡逻队,2013年,又成立了一支群乐文艺队,随后在两队人员信息的基础上,2014年,由32名志愿者组成“三关爱”志愿者队伍。
“我们的‘三关爱’,主要是关爱空巢独居老人、残疾重疾居民和留守、流入儿童。”谈菊芳告诉记者,作为“三关爱”的起点站,她特别考虑到了小区的特殊性:农村小区,大多数老人都是跟子女同住的,所以,他们把目光聚焦在了那些独居空巢老人群体,以此来进一步做好社区弱势群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故事:两位“史阿姨”,让孤寡老人感觉多了两个闺女
“我们的志愿服务采用一对二、二对一的模式,能自理的老人,基本是一个志愿者结对一名老人,不能自理的,则是两名志愿者结对。”和史梅林一起结对庄奶奶的,还有另一位“史阿姨”史惠芬。
今年6月,庄奶奶因为不小心摔了一跤,出行变得不便。史梅林和史惠芬两人,就轮流上门照应。“老人卧床了,相比以前,要照料的事情也多了。”史梅林记得,特别是帮老人洗澡,第一次因为没有经验,她弄得大汗淋漓。但也就是这个场景,让80多岁的老人强烈感受到了儿女在膝的温暖。
“庄奶奶一直没有孩子,老伴又走得早,她一个人在家,其实经常会胡思乱想,人也空虚。我们去了,能听她说说,帮她解解心结。”不仅是生活上的照料,每周,老人还要去镇里的医院复诊、换药,也是她们,一路推着去,又推着回来。
志愿者为孤寡老人庄小贤服务 常州晚报记者 夏晨希 摄 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庄奶奶远房的侄子听说了这件事情后,还专门赶过来,感谢两位“史阿姨”。
“每个服务对象手上都有志愿者的联系卡,有困难时可以随时拨打,每个志愿者都随叫随到,实现了志愿者、帮扶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对接。”谈菊芳告诉记者,在第一批优秀志愿者的带动下,经过两年多的队伍建设和发展,目前志愿者队伍已壮大至42人,现主要结对服务对象25人,有专门负责的领导班子,有严格合理的服务制度,有整齐的活动台账资料。
发放“三关爱卡” 常州晚报记者 夏晨希 摄 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除此之外,居委会还协同“三关爱”志愿者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空巢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情感交流和健康指导等,为残疾困难老人提供免费家电维修,上门理发和卫生清洁等服务,组织留守流入儿童进行寒暑假辅导,对叛逆期青少年进行跟踪思想指导等,两年来,“三关爱”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活动50余次,服务帮扶对象67人,收获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带动:从一个社区到全镇,让身边的志愿者温暖邻里
集镇居委会“三关爱”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整个埭头镇主推的品牌,也是溧阳市“邻里守护”推进的一个缩影。“我们也是希望通过‘三关爱’的推进,能精准落实志愿者与独居空巢困难老人的结对帮扶。”埭头镇组织委员俞春荣告诉记者。
据了解,一直以来,溧阳市都高度重视“邻里守护”活动的推进,并根据常州市开展邻里守护的文件,专门推敲落实。
尤其是在埭头镇,以“三关爱”为品牌进行推进,全镇70岁以上的457名独居和80岁以上的366名空巢老人,与840名志愿者落实了结对守护和关爱。这其中,既有朴实的农民,也有热心的企业家。
当地爱心企业家史玉保,今年又给后六村村上的28位贫困老人,发了每人1000元的红包;前六村的富爱芳,是助老爱老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和志愿者,尽管没有和哪位老人正式结对,但凡是她发现的有需要帮忙的老人,都会主动帮扶;义务巡逻员周岳荣,经常参与爱心助老志愿服务,主动关心空巢、孤寡老人,陪他们聊天,修家电……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整个埭头还有很多。
落实:精准推进志愿者与老人的结对帮扶
去年,溧阳市在民政局、文明办、老龄办联合下发通知的基础上,又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学习培训活动为契机,宣传邻里守护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号召各镇(区)、各村委(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内制作志愿者与结对老人“一对一”的照片墙,大力弘扬爱心助老志愿服务精神,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关爱空巢、独居、困难老人志愿服务行动。
志愿者上门接送残疾老人 常州晚报记者 夏晨希 摄 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在埭头居委会,记者就见到了这样的“照片墙”。志愿者照片旁边,就是结对老人的信息。“这样的一个亮相公示,能让所在村的群众都知道志愿者是谁,三关爱的对象是谁,能让我们精准推进志愿者与老人的结对帮扶。”
埭头村,63岁的蒋家村村民组长蒋庆祥,也是一位爱心助老志愿者。他说,关注今天的老人,等于关注明天的自己,在村上,他结对了86岁的残疾老人彭小妹,为其买菜,修家具,关注生活起居。
在今年汛期期间,蒋庆祥才做完一次手术,便加入到防汛队伍中。当他得知有个涵洞漏水,就从家里拿来棉絮和蛇皮袋到现场抢修,完了顾不上回家吃饭,又拿着手电筒到彭小妹老人家看望是否有积水。老人见到蒋庆祥激动得说:“大侄子,这么晚了,你晚上还来看我。”事后,老人告诉记者,其实当天晚上,雨那么大,如果蒋庆祥不去,她一个人还真有点怕。
当晚,蒋庆祥还拿来了皮管和小水泵,在老奶奶家门口帮着排水。
“邻里有情,守望相助,我们希望让身边的志愿者温暖邻里,使邻里守护在’三关爱’活动中创新邻里自治的新模式。”俞春荣说,下一步,埭头镇还将把邻里守护志愿服务作为当前志愿服务的着力点,形成合力,常态化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