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两个小时的演讲,83岁的老先生精神矍铄,金句频出,台下的百余名观众屏气凝神,如痴如醉地欣赏分段讲解……这是10月16日上午常州市文化艺术管理中心小剧场里的生动一幕。第三届“文化100”名家报告会迎来了一位特别嘉宾——《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作者之一、著名作曲家何占豪。他与市民分享了《梁祝》创作背后的故事。
图片来源:常州晚报记者 刘旭 刘懿 摄
这不是何占豪第一次来常州。报告会之前,他接受了常州晚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此番除了演讲,还有一项采风的任务——他要以瞿秋白生平事迹为主题,为常州谱写一首协奏曲。
聊创作:村民听不懂西洋乐催生《梁祝》
一曲《梁祝》,语音绕梁57年。对于那些优美的曲调,何占豪却说,当年认为自己根本不是作曲这块料,《梁祝》的诞生是“无心插柳”。
何占豪是浙江诸暨人,他回忆,自己的奶奶是位越剧迷,小时候,奶奶经常带着他搬一个凳子到戏楼里看戏。从那时候起,他就对传统戏曲有了感情。
1957年,他从浙江省越剧团乐队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当学生时,他们常常去农村演奏,拉国外的曲子,拉完以后问,好听吗?村民们都说好听,可是问“听懂了没有?”村民们都说听不懂。
“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欣赏习惯,大家爱听的,像《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都是有情景感的曲子。”何占豪开始思考,能不能用小提琴演奏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呢?1959年,他和6名同学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
“在浙江省越剧团的那些年里,我上百支越剧曲子都烂熟在肚子里。越剧《梁祝》尤为深刻,甚至演员情意笃深的吟腔、一把涕泪的情绪都历历在目。”何占豪说,自己从越剧里面获取了灵感,写了一个四重奏版的“小梁祝”,这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雏形。
忆恩师:与常州有渊源,要用音乐表达真实的瞿秋白
何占豪还几次提到自己上海音乐学院的恩师,来自常州的着名音乐家孟波。“是孟波先生促成了《梁祝》的诞生。”
何占豪记得,当时学生们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准备作品,身为院校领导的孟波看了学生们报送的题材,毫不犹豫地在表达爱情的《梁祝》上画了一个勾,这也为《梁祝》的诞生开启了一扇门。
当《梁祝》初稿完成后,孟波发现“化蝶”的内容被去掉了。何占豪回复他:“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不搞封建迷信那一套”。孟波听了哭笑不得,他启发何占豪,“化蝶”是人们对美好爱情升华的期待,不仅要有这一段,而且要写得比前面更唯美。最终,从苏州昆曲团的一段笛子独奏受到启发,找到了化蝶主题的旋律。
他此次来常州,还带着一项任务——那就是以“常州三杰”之一的瞿秋白生平事迹为主题,为常州专门谱写一曲。
“瞿秋白是我从小就敬仰的对象。”何占豪为了这次的创作,读了瞿秋白各个时期的诗歌、文稿,还约了常州瞿秋白纪念馆原馆长赵庚林先生探讨创作。
在何占豪看来,瞿秋白身上杂糅了书生气、大无畏精神,还有坦率,比一般的英雄难写。“我原想用二胡协奏曲来表达,又担心表达不清楚。因此正考虑用二胡加上人声,谱曲、作词,表达出真实的人物形象。”
谈成名:“我觉得《梁祝》的宣传过度了”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自1959年在上海首演以来,经久不衰。“何占豪”三个字,半个多世纪以来都和《梁祝》联系在一起。
他回忆起《梁祝》首次演出,是一场音乐会的压轴。演完后,全场鸦雀无声,无人言语。几秒后,突然如潮水般的掌声响起,经久不息。指挥站起来鞠躬、接着作者们站起来鞠躬,掌声依旧不息,观众们提出“要听重奏”。“小曲子再奏一次常有,长达20多分钟的曲子再奏,几乎没有这样的先例,最后,只好从中间《草桥结拜》的桥段开始重奏,观众这才罢休。”
“《梁祝》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因为它本来就是老百姓的语言”。何占豪说着,还即兴哼了起来,“这就是越剧和绍兴大板戏。《梁祝》不是我创造的,是中国戏曲界几代人的劳动结晶。”
“有人问我,你相不相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说,‘对呀’,对方接着问:‘那么你觉得《梁祝》呢?’”何占豪说,“我感觉《梁祝》的宣传过度了,这就是过度宣传带来的。”
他说,当年创作《梁祝》时,自己就是个“幼稚的小青年”,在领导和老师指导、同学帮助下,完成了这个作品。在他看来,民间素材还有很多,后起之秀也很多,连《梁祝》那样耀眼的作品,在他看来也不过是年轻时的“实验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