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抗美援朝老战士送来3床新棉被
11月4日,常州晚报“捐被子结对子——周末关爱十周年暖冬行动”正式启动,向常州社会各方、爱心市民发出倡议:捐一床被子,添一份温暖,并于当天刊登了来自全市的100户困难家庭名单。短短3天的时间,社区接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电话,他们捐钱捐物,与困难家庭结成对子,传递着我们身边的小温暖。
电话刚放下,又有好心人打来了
“这几天,有好心人打来的电话不断。”锦阳花苑社区工作人员说,上周五周末关爱刊登社区10户困难家庭的名单,当天还没有上班,她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大多是来咨询困难家庭的具体情况的。截至目前,社区10户困难家庭中,已经有6对家庭通过小小被子结成暖暖的对子。
荆和林是金坛五联村委的一名残疾人,今年的两次自然灾害,让这个靠天吃饭今年7月,常州晚报周末关爱走进五联村委,报道了他的遭遇。看到报道,不少市民驱车赶到金坛,把善款送到他手中。“感谢周末关爱,感谢这些好心人。”昨天,荆和林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结了对,他在现场感慨说,在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下,家里房子翻修了,正打算今年过冬给女儿添置条新被子,就有好心人送来了。五联村妇女主任马春云告诉常州晚报记者,才两三天的功夫,村委的10户困难家庭已经全部结对了。
抗美援朝老战士专程买了被子送来
5日上午10点,浦北新村社区来了一名老人,身板笔直,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拎着一床被子,旁边一名师傅抱着两床被子。“今年更冷了,该让他们换床新被子了。”老人说完放下被子就准备走。在常州晚报记者的追问下,他才说,自己姓周,今年85岁,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如今身患残疾,行走不便,住在浦北新村社区。4日他看到常州晚报发起的倡议,很受触动,没想到自己身边还有这样困难的人。第二天一早,他赶到商场,精心挑选了三条厚实的棉被,打的送到社区。在路上,出租车师傅听说这个被子是老人送去社区的爱心,也主动提出来帮老人把棉被送到社区。尽管常州晚报记者一直追问他的姓名,他却摇摇手,拄着拐杖走了。
“名单见报当天,我就接到一位残疾爱心人士的电话。”锦阳花苑社区工作人员说,这位爱心人士姓张女士,家住在清潭新村,她本人没有退休工资,自己缴纳社保,但她看到常州晚报刊载贫困户名单后,十分关心锦阳花苑社区三胞胎的生活情况,专程打电话来咨询,想看看这些孩子除了需要冬被外,还需要一些什么其他的帮助。她说,现在她的生活还能凑活,看到比她困难的人,尽量伸手帮一帮,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也会更加快乐。
周末关爱的老朋友立即响应捐钱捐物
周末关爱十周年暖冬行动发起倡议后,老朋友常州市聚弘伟星新材料有限公司立即响应,4日见报当天,负责人许建芳赶到浦北新村社区,先行捐助了3户困难居民,给其中两户人家每户捐助500元,另外一户捐赠了价值500元的棉被和其他床上用品。该社区困难居民郝文婷今年25岁,身患血管瘤,身患血管瘤,父亲出走多年,全家依靠母亲外出打零工抚养姐弟三人上学生活。而她,因为身体原因,需定时去医院输血。在社区书记刘平的带领下,许建芳上门慰问了郝文婷。
今年7月,谐禾齿科在大厅里竖起了一面“爱心墙”,上面刊登着周末关爱的“爱心帮扶倡议”,企业负责人也承诺,以后每一笔生意,不论消费是多少,都会以客户的名义,捐出20元,帮助 ‘周末关爱’的困难群体。每笔爱心款,谐禾齿科都会征得客户同意,让客户在“爱心墙”上签名后才会捐出。这次,看到常州晚报发起的倡议后,负责人周洲立即在工作群里转发了微信,号召同事一起加入到爱心中来。同时,她也把常州晚报的微信转发到朋友圈中,立即得到爱心客户的响应,有人主动要求捐款,用于这次周末关爱十周年的爱心活动。
爱心人士捐棉被 夏晨曦 摄
小记者纯真、透彻的爱心,感动了老师和家长
报告:目前9所学校200多位小记者参与活动
11月4日,常州晚报“捐被子 结对子——周末关爱十周年暖冬行动”正式启动后,十个社区都陆续接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企事业单位的电话,其中,常州市小记者协会在第一时间就和周末关爱栏目组接洽,在活动见报当天就已经确定要包下三个社区共30户家庭的棉被。
老师在小记者中发动,自己也带孩子参与
常州市小记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启事见报前期,他就在小记者群里提了周末关爱暖冬行动,没想到就立即得到了老师、家长们的欢迎,大家都在问怎么参与。短短时间内,据他们统计,目前已经有9所学校,200多个家庭的小记者要求参与活动了,有的还已经自发开始挑被子。
这其中,不少老师还带头捐被子。
毛老师是解放路小学的一名老师,在看到这个信息之后,先把信息发到了集团两校的群里,此外,也第一时间准备带己的儿子参与。“现在的孩子缺少这样的机会,所以有什么公益活动,我都会带他主动参加。”毛老师觉得,学生不仅仅要注重学习,品德教育也很重要,而社会公益活动,无疑是一个实践的机会。
最积极的一个学校,有100多位学生报名
洛阳初级中学有常州晚报小记者200多名,这次的暖冬行动,学校里大部分的小记者都要求参与,“还有一些我们的初一新生力量,现在已经有近100个家庭了。”
学校办公室主任戈颖娟告诉记者,这项活动,学校初一的两个传媒班特别踊跃。当各班班主转达了学生之后,隔天就收到了许多家庭的反馈。“尤其是这两个班,开展活动很频繁,家长的积极性特别高,有几个初一班级,报名的人数达到了30多个,是这次暖冬行动的主力军。”
戈老师告诉记者,一开始,学校准备包50个心愿,但是不确定,不敢包,连学校老师都没想到,一次暖冬行动的倡议,学生、家长的响应会这么积极。“我们把第一批名单中,20个位于武进的家庭全部包了。”
八年级学生家长林佳怡爸爸在第一时间就和妻子进行了沟通,准备一起加入到捐被子这件有意义的善举中去。“我们需要为目前处于困难的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精神上的鼓励及微薄的物质帮助,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蒋皓妈妈也说,“让孩子多参与公益活动,也是一次实践性的锻炼,希望能够影响到自己的小孩,也可以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一听说是做公益,姐弟俩都要参与
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能参与其中,常州晚报小记者在发动活动时特别说明,一般一个家庭认领一户贫困家庭即可。
三河口小学五年级有一对龙凤胎姐弟,弟弟一听当小记者的姐姐说有这个爱心活动,也缠着妈妈想再多买一条棉被。
“晚上放学之后,我们又在饭桌上讨论这个事情,原本只是小记者参与的,没想到弟弟的参与热情也很高。”孩子的妈妈魏女士告诉常州晚报记者,孩子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结对公益活动,作为家长,她也想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看看人家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甘苦。
晚报党支部、周末关爱栏目组这两天都在忙碌
报告 首批捐款已收齐,正精挑细选
周末关爱十周年,走进500多个社区,帮扶5000多户困难家庭完成微心愿,我们的记者、编辑是最了解他们家庭情况的人,所以,当“捐被子 结对子”的活动一启动,常州晚报党支部、周末关爱栏目组率先行动起来,和困难家庭结对子,为他们捐被子。
除了常州晚报党支部的党员、周末关爱栏目组的记者,一些平时虽并未直接参与周末关爱采编工作,但一直默默关注着困难家庭的同事,也主动参与到这次暖冬行动中来了。
支部工作人员这两天正为此事忙碌着:统计参与人数,上网选购合适的冬被。他们表示,困难户们的冷暖,感同身受,不仅要考虑到冬被的保暖效果,还要考虑到被套的舒适程度,“新的被芯和被套送到家里,套上直接就能用。” (常州晚报记者 万小珍 吴燕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