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敬老30年 横林镇一家四代人的爱心故事
发布日期:2016-11-14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偶尔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但将别人眼里的小事坚持30年,却非易事。

  30年来,常州经济开发区横林镇的刘建中、刘晓明家族四代人,每年春节或重阳节,都会购置年货、糕点送给横林敬老院的老人们。钱虽不多,但饱含家人般的情意。30年后的今天,这件“小事”已经成了刘家的家族传统,就连不少第四代的小辈们到了节日都会记挂老人,主动捐出压岁钱。鲜为人知的是,因为这件事,刘家在20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家族慈善基金。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个家带动千万家。横林镇敬老院院长包福明说,敬老爱老在横林形成风气,该院每年都会收到很多个人、单位的捐款捐物,捐赠清单大厅墙上一度挂不下。

  30年前的记忆

  43岁的刘晓明是刘建中的侄儿,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每到春节前,叔叔就会骑着小三轮车带着爷爷和他,一起到镇上的炒货店、水果店,买上瓜子、花生、水果、糕点等一大堆东西,到了敬老院门口,爷爷他们把东西往门卫室一放,喊一声就走了,并不介意敬老院的人知不知道年货是谁送的。

  在刘晓明的印象里,大概是他小学四五年级时,爷爷开始做这件事的。刘晓明的爷爷刘宝成是横林镇照相馆工作人员,老人14岁时到上海学习照相,30多岁时已经是上海照相界的资深摄影师。解放后,刘宝成回到横林,成为国营横林照相馆的第一代职工。

  “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里有,给人家点,总是好的。”在刘建中眼里,父亲刘宝成对工作一丝不苟,而且乐于助人,在自己顶替父亲到横林照相馆工作后,父亲还一直在单位帮忙。上世纪80年代初,横林敬老院在横林镇卫生院的一个小房子里落成,可能也是工作关系,刘宝成对这里的老人颇为牵挂。“最开始是我骑车带着父亲去,后来父亲力不从心,我骑车带着我哥去。”刘建中的哥哥是刘晓明的父亲刘惠林。父亲从未告诉过兄弟俩这么做的原因,但他们却能感受到,这是父亲对父老乡亲的感恩之举。刘建中回忆,刘宝成不止一次说过,3年自然灾害时,子女年幼嗷嗷待哺,是很多好心村民从救命粮里分出一袋米、一碗汤才救了全家。

  成立家族基金

  刘宝成退休后,每年一次的敬老任务落到了刘惠林、刘建中兄弟身上。彼时,刘惠林已经是横林建筑公司副经理,刘建中也在照相馆有了稳定的工作,家族经济负担减轻。刘家有个传统,每年过年,5个子女都会回家团聚吃年夜饭,20多年前,刘惠林、刘建中在一次春节聚餐时提议:成立欢乐大家庭慈善基金。

  “那时候春节大家在一起,不是打牌就是打麻将,还喜欢抽奖。”刘建中说,在父亲的支持下,5个子女共同发起成立了家族慈善基金。“当时是以年夜饭抽奖的形式,抽到的一、二、三等奖其实就是捐款。”这些捐款主要用来给敬老院的老人们买年货。后来,刘家的第三代、第四代每年都会从自己的压岁钱中拿出一部分注入慈善基金。刘家的第三代、第四代从小就被父母带着去敬老,常年的耳濡目染让他们把敬老爱老当成了一条家规,不仅在家中尊敬长辈,逢年过节只要有空,都会跟着父母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刘晓明的儿子刘晨阳还在读大学,每次敬老活动,只要有空,他都会回家和长辈一起去,今年暑假还到贵州参加了短期支教。

  2012年,刘宝成、刘惠林先后因糖尿病并发症离世。刘建中、刘晓明叔侄义不容辞接过了爱心接力棒。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每年1次的敬老变成了2次:重阳节送糕,春节送年货。2015年重阳节,叔侄俩带着小辈送去了80块重阳糕;2016年重阳节,送去了120块。

  树忠厚家风

  家风纯正,雨润万物。

  刘建中是武进文化馆副馆长,对于爱心事业,他尽己所能。2011年开始,刘建中自费为武进区敬老院的老人们拍摄肖像照,至今已完成12家敬老院2000余名老人的拍摄。他还帮每位老人免费拍摄一张6寸的半身照,制作成光盘,“光盘提供给敬老院,老人想缩小、放大照片,可以问敬老院拿数字底片,自己或委托亲友到外面冲洗。”

  记者得知,刘宝成夫妻留下的遗产到现在都没分,原封不动,老人过世办白事收的礼钱也分文未动。“感觉分了遗产,人情就没了,家族的凝聚力就散了。”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家族慈善基金也宽裕了,使用也从原先的敬老增加到关爱家族女性。刘建中说,每年“三八妇女节”前后,家族成员都会相聚一次,为家族女性庆贺节日,方式是周边自驾游,这也已经成为家族的“新规”。

  11月9日,刘晓明告诉记者,他正在草拟春节前敬老的“公告”,约定时间、地点和年货清单等内容,公告会在活动前发到家族微信群里。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