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延续24年优良传统 敬老院里的“务工院民”
发布日期:2016-11-21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9日上午11点,金坛薛埠镇敬老院开饭,主菜是用前两天刚杀的院里饲养的猪做的红烧肉。54岁的院民王金杯准时拿着饭盒到食堂打饭,他要喂给由他负责护理瘫痪在床的老人吃。

  “我们鼓励身体相对健康,自己有意愿的院民参与院务工作,院里根据不同的工种给定相应的现金奖励。”薛埠镇敬老院院长袁月芳告诉记者,这是自1992年建院以来,历经5任院长传承下来的做法。

  薛埠镇敬老院占地近50亩,是金坛最大的公办敬老院,入住的五保户近120人,其中年纪最大的96岁,最小的48岁,大部分人身体或智力存在一定缺陷。

  敬老院工作繁杂工资又低,招人向来是个难题。“虽然院民做事可能不够干净利落,但是他们都很能吃苦,一件事做顺手了也不比常人差。”袁月芳说,跟王金杯一样,现在在院里志愿工作的“务工院民”有22人,年纪最大的已经76岁了。

  22个人分为护理组、生产组、互助组、安全组4个大组,有帮厨、养猪、门卫等10多个工种,他们每天的工作情况都会记录在院民务工管理台账上,以便每月月底结算。

  今年72岁的许锁金是生产组的组长,他在敬老院已经生活了12年,12年间一直从事院务工作,什么工种都做过。虽然现在上了年纪,但他还是歇不住,喜欢扛把锄头田间地头转转。“干干农活身体也好,住在这里比在家舒心多了。”许锁金笑着说。

  在许锁金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正在猪圈清扫猪粪的肖锁庚,已经70岁的肖锁庚是个养猪的好手,每天清晨5点不到,他就要起床烧猪食,开始一整天的忙活。养猪是个脏活累活,所以现金奖励也相对较多,每个月有450元。

  肖锁庚原来住在茅麓敬老院,去年7月,按照规划茅麓敬老院要与薛埠敬老院合并,但住在茅麓敬老院的43名老人都不愿意搬走。为了让他们安心,袁月芳邀请老人代表前往薛埠敬老院参观,特别向他们介绍了鼓励院民工作的做法,最终两个敬老院得以顺利合并,也为志愿工作的院民队伍增加了像肖锁庚这样的“生力军”。

  现在,院里病重和瘫痪在床的老人都有结对的院民24小时护理照顾,喂饭、擦身、洗衣;近30亩的耕地种着青菜、萝卜、大蒜等10多种当季蔬菜,除了20头猪,还养着鱼和鸡,蔬菜和肉类都不需要出去购买,就连吃的油都是自家榨的。这些,如果只是依靠几名工作人员,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前任院长去年3月退休,袁月芳接任,“接手这份工作之前,我心里其实是没底的。”她对记者坦言,但是现在,在延续了24年传统的帮助下,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