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张祥娣,是武进区湖塘镇东方社区巾帼志愿者的一员,承担着邻里守护,“小”老帮“老”老的志愿服务。这一天,她来到80多岁的赵勤勇、储雪娟夫妇家中,陪他们聊天解闷。老人一直念叨着:“谢谢你给我们买的馒头啊!”张祥娣赶紧摆摆手说:“没什么,不值当谢。”
几年前,社区居民王美大的丈夫中风偏瘫,恰逢王美大也因患膝关节滑膜炎开刀手术,子女不在身边,两位独居的老人生活不便。得知消息的张祥娣,主动上门帮衬,帮他们买米买菜、打扫卫生。张祥娣的真诚打动了老人,老人将家里的钥匙也交给她保管,甚至委托她到银行领取退休工资。
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张祥娣去菜场都会买双份菜,绕道给王美大送上门,再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照顾妥帖后,她才回自己家中做饭。“买个菜,都是顺带的事情,也不麻烦。他们能信任我,我也觉得开心。”半年后,王美大身体康复了,张祥娣又将钥匙归还,但还会经常上门看望,给老人带一些早点。
张祥娣说,老小区住的多是老年人,子女大多不在身边。“我和子女也不住一起,有时候自己会觉得孤单,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我愿意为生活不方便的老年人搭把手。”据了解,张祥娣经常照顾的老人有四五位。每到换季时节,张祥娣总要特别留心,提高串门的频率,关照他们“有问题,找小张”。“年纪大的人,最怕天冷,什么都不方便,我把电话留给他们,遇到下雨、下雪,要出门买东西、办事,都可以找到我。”
事实上,张祥娣身体状况并不好,2007年动过一次手术。家里人怕她劳累,连孙辈都没让她照顾。现在,她却长期照看起社区的几位空巢老人,用她的话说,也是“受到别人的感染”。原来,东方社区有一栋居民楼,住着3户人家。年纪最小的秦建和,长期以来照顾着另外两户七八十岁的老人。“他比我做得更好,邻里之间都应该向他学习。”在张祥娣看来,每个人都会老去,如果周围人都能伸手帮一把,那居家养老的氛围就能营造出来。
最近,停不下来的张祥娣又和几个志愿者一起,张罗起为社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