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国画可以很年轻 水墨也可以表达出时代感
发布日期:2017-03-08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莲叶田田、鸟鸣花香、红梅迎春、雨打芭蕉……国家一级美术师陈琪笔下的花鸟,常常跟大家印象中的传统水墨不一致。

  2016年,他出版过一本《百荷图》,收入了各个时期的荷花作品170多幅。难得的是,每幅荷花形神各异、盎然生姿。看他的画,人们总会惊叹“这真不像用毛笔画出的!”他说,画画就要摸索出自己的语言,宁可失败,也不能平庸。

 

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他的画独树一帜,别人是描摹不出的

  57岁的陈琪说话慢声细语,给人感觉温文尔雅。他的画却处处充满情感张力——将剪纸、版画、装饰画的元素融入画作,也大胆借鉴西洋画中色彩的调度及国外平面构成的理念,独树一帜。即使把名字遮住,观者也能一眼认出是他的作品。

  “我的画,别人是描摹不出的。”陈琪对此很自信。尤其近两年来,他在探索水墨画装饰风格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彻底了。

  就拿画荷来说吧,他爱荷花,连画室都起名为“痴荷堂”。他笔下的荷,不仅用色大胆,还将写意光影融入画面,装饰感、现代感十分突出。

  陈琪说,张大千、潘天寿已经画到了极致,要想不去重复他们,唯有另辟蹊径。他无数次往返于荷园潜心观察,终于从水面倒影、波光点点中寻到变化。别人着重描摹荷叶,他却大笔写意,画面背景更是一反传统:以工笔铺陈荷塘的水波涟涟。这种新颖的表现,也是古代和近当代水墨画所没有的。

  多位书画界名人的创新、勤奋精神,鼓舞着他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陈琪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除了父亲,对他也影响颇深的还有三位:常州美协原主席张恳,原清华大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创始人黄云,以及着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四川大学教授王世德。

  张恳是潘天寿、李苦禅的学生,也是着名诗人艾青的妹夫。“张老在世时,不是把我当学生,而是当家人。尤其在绘画上,每每有新作,他总是约我去欣赏。”陈琪说,自己最早的专业是雕塑,是张恳先生把他带上了国画之路。

  黄云教授则是他艺术上的知音和老师。两人通信10多年,他每个月都寄作品给先生,先生给予点评。多年下来,两人的来往书信有100多封。

  而王世德教授既是恩师,也是多年好友,陈琪说,王世德教授如今87岁了,仍旧笔耕不辍,每年发表几十篇文章,还给博士上课,这种不肯停留在原地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他。

  习惯了书斋生活的他,以很“土”的方式生活着

  陈琪在绘画中实践着创新,却自述生活方式很“土”。

  他几乎放弃了所有娱乐。不去应酬,不会跳舞、唱歌,不会打牌、搓麻将,也不会喝酒、抽烟,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了看书、写作、书画和教学上。

  陈琪说,如果把他的时间按10分算,他的分配是:4分写文章、3分绘画、3分书法。这些年来,他每年都保持着写上百篇文章,每年都出版新的散文、随笔,创作七八百幅画作以及七八百张书法的节奏。

  2016年,陈琪为恩师王世德主编了美学理论书籍《王世德美学研究精选》,150万字,整整3卷厚。美学理论知识读来枯燥,但他定得心,坐得住,一编就是整整一年。“别人觉得很清苦,但我很开心,因为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陈琪说。(常州晚报 刘懿 夏晨希)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