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三大一实干”活动在常州市掀起热潮。各地各部门、城乡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使“大走访”成为了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服务发展的过程。走访人员积极回应基层、群众的诉求和提出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把广大群众的期盼摸实,架起“连心桥”,把脚印留在基层,也把口碑立在民心。
解难题,听建议 细访深谈促落实
3月17~18日,常州市规划局首批“大走访”活动全面展开,60多名工作人员分批走进溧阳社渚镇,深入走访1000多家农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询问困难需求,倾听意见建议,并在各户调查表上做了详实记录。
“这些年,大家的生活和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越来越好的同时,也遇到一些烦恼和问题。”在周城村,村民陈素芬反映,“周城小学和周城中学两所学校的大门,都紧邻着239省道,这个路段车流量很大,车速又快,却没有设置红绿灯,每天上千名学生从这里来来去去,很不安全。”
常州市规划局有关领导将陈素芬的诉求记下,并第一时间赶赴了现场进行调研,之后,迅速与溧阳市相关部门衔接、反映。当地相关部门表示,将立刻制订相应方案,尽快解决百姓的出行安全问题。在离开前,常州市规划局工作人员还留下了服务诉求联系卡。“以后,有疑问或者是诉求,还可以继续联系我们。”
此次走访,常州市规划局了解记录有关问题、建议1800余条,涉及致富政策、农技指导、征地补偿、交通市政、防洪排涝、环境保护、社保医保、养老助残、贫困救助等方面,个别较为紧迫的问题在走访当日即得到解决。对于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常州市规划局已经抓紧开展梳理汇总工作,确保一条不落、分类归纳,促进个性问题近期落实解决,推动共性问题尽快有效解决。
机关干部进农户、访村民、办实事。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接地气,勤走访 实地了解察民情
19日下午,常州市审计局局长钱亚明一行再次来到礼嘉镇新辰村委滩坝村,接连走访了25户村民。第一户走进的,是村民小组长施金南的家。
施金南今年65岁,两个女儿出嫁之后,他有时会出去做做搬运、建筑之类的零工。不过,“现在日子好过了,有农保,有医保,出行的公共交通也很实惠方便。现在接活完全是看心情了,高兴就去做做,不高兴就歇歇,安度晚年没啥问题。”
不过,作为村民小组长,施金南觉得,村民们娱乐方式太过单一。“村子里地方小,房子连着田,除了吃过饭到马路上转转,其他时间就是在家里搓麻将、打牌。主要是没有活动广场,散步、跳舞有些问题。”
聊天中,施金南指向了一旁的邻居施义成,“他7年前被撞到了腰部,如今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很不方便。每个月只有200元的低保,他老婆靠在外面帮人做饭赚点零用钱。他被认定为三级伤残,想问问是否有针对三级伤残人员的政策性补贴。”
钱亚明说,“这次的走访行动,就是要实地了解每户人家的情况,同时针对大伙儿提出的需求,能解决的尽最大努力解决。”他表示,村民们提出的问题,回去一定向有关部门咨询,并给施金南留下联系卡,让其发现村民有任何其他问题,及时联系。
据悉,自“大走访”活动启动以来,常州市审计局走访人员已经走访了政平社区、新辰村、毛家村的400多户人家。
拉家常,问诉求 与群众交心交友
18~19日,常州日报社党员干部赴溧阳市上黄镇上黄村、周山村、水母山村,深入村民家中拉家常,通过“大走访”,了解广大群众的需求和建议。
在常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四清的带领下,20多名党员干部分成12个小组,分别走进300多户村民家中。
走访中,因病致贫成为不少群众反映的问题。村民宣立人说,其子自1992年查出身患血液病,至今已花费100多万元,每个月仅输血就要花费1000多元;76岁的黄荣发患有糖尿病,每天需要打4针,仅这一项每个月就要花费1000多元,而每个月的失地保险才400多元。村民们建议,能否把更多的项目和药品纳入报销名录,扩大农村居民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帮助村民减少和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失独家庭是一个特殊群体,承受着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56岁的郭梅娟说,她唯一的女儿在工作仅仅一年后就不幸去世,2016年,她收养了一个婴儿,稍可弥补心灵的伤痛,但也渐渐感受到经济压力。她希望,政府能否对失独家庭给予更多的帮扶和慰藉,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困境,重拾生活信心。
在文化和技能培训方面,村民们也提出了一些诉求:村民邵子美建议,能否在镇里、村里开展老年大学培训班,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水产养殖是上黄镇特色产业之一,螃蟹养殖户黄和均反映,农技部门能否多开展养殖技术的指导和培训。
“不到基层,不到村民家里,哪里能了解到这么多情况?”党员干部们表示,不仅要与广大村民交心交友,更要把大家的需求和呼声收集整理出来,为政府的工作提供参考,让广大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
促民安,顺民意 把防洪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3月19日上午,常州市政府法制办20余名机关干部在张宏伟主任带领下来到武进区湟里镇村前社区部分村民家中,与群众拉家常、听心声。
岗前村委大沈家村村民彭牛大是一名养殖户。2016年,受洪灾影响,彭牛大家的养殖损失很大。2017年,当地政府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对此,彭牛大和村民们都很赞成。但是,彭牛大有一件事情心里很委屈,那就是他在河边种植了几十年的苗木需要搬迁,但村民们种植的这些苗木却没有补偿费,连基本的搬迁费也没有。“我支持政府的防洪水利建设,但是村民们的损失应当有合理的补偿嘛。”
针对彭牛大反映的情况,法制办副主任陈跃峰表示,从法律上讲,如果政府征收、占用村民的土地或者财产,应该有补偿。法制办将这个问题做好记录,带回去,会同相关部门向当地镇政府了解具体情况后,给彭牛大一个合理的答复。陈跃峰安慰彭牛大说,政府一定会把防洪工程做成一项民心工程。
今年83岁的蒋菊妹是岗角村委大沈家村一位独居老人,她的老伴早年加入解放军,上世纪60年代转业时,部队给了2000元安置费,可是老伴把这笔钱全部捐给了村集体,没有留一分给自己。如今,老伴已去世,几个子女生活条件都不好,都不能照顾她。蒋菊妹每月只有700元收入,还要吃药,一年到头很少买肉吃。但蒋菊妹很知趣,说自己也是一名党员,虽有点困难,但不想麻烦政府。
“我们已经把你的情况记录下来,知道你有困难,你不开口,我们来帮你说说。”临走时,陈跃峰关照蒋菊妹说,“你要保重身体!”
3月19日,常州市政府法制办走访了102户村民,把每一户村民反映的问题都做了详细记录,并向村民们发了联系卡,方便村民随时联系。
出点子,找路子 为困难群众“找饭碗”
机关干部深入村委,拉家常,问诉求,出点子。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3月19日,常州市妇联工作人员分8组,深入到薛家镇叶家村委,走访了102户家庭。他们带着联系卡,耐心咨询情况,把惠民政策带下去,把能解决的问题现场答复解决。
“两个儿子,都还在读书,每个月我就挣2000多元。”坐在长板凳上,陈琼向常州市妇联副主席储蕾说起了自己的难处。她是单身母亲,小儿子今年10岁,读小学;大儿子20岁了,还在读技校。因为经济拮据,屋子漏水没钱修。储蕾很理解陈琼的难处,她建议:“可以考虑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我们提供免费培训,时间灵活,收入也不错。比如,家政服务时薪有30多元,初级月嫂也有4000元/月。”为了方便陈琼了解更具体政策,她还特意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高玉明是村里贫困户,他24岁时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后,一直未娶,如今已55岁了,长期享受低保。了解高玉明情况后 ,常州市妇联副主席陈秋霞表示,会与他结长久的“对子”,也希望村委能关注他的病情,一旦有突发情况,能及时送医。
时女士家的情况让当天走访的常州市妇联工作人员很揪心。她一家四口,月收入超过1万元,可丈夫好赌,欠下不少外债,偌大的家空荡荡的。常州市妇联工作人员向村小组妇女主任了解情况后,得知赌博陋习在农村还存在,影响了一批类似时女士这样家庭的幸福,她们将考虑如何帮助更多受其害的女性。
对于村民提出的“河塘治理”“拆迁安置”等现场难以解决的问题,妇联工作人员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并对接相应部门,配合落实。据了解,此前常州市妇联已经分10组走访了200户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