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车戚墅堰机车焊接工张忠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总工会授予“江苏最美职工”荣誉称号。据了解,获评2017年“江苏最美职工”的劳动者,江苏省只有4位,张忠是常州唯一的获得此荣誉者。
1984年初中毕业的张忠,进入戚机公司当了一名焊接工。30多年间,肯学肯干的他,从一个毛头小伙,成长为中车“焊接技术第一人”,并先后荣获“中华火车头”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江苏制造工匠”、“江苏最美职工”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学焊机就像练武术,需要勤练基本功
1984年,16岁的张忠第一次走进当时已有87年历史的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开始职业生涯。在这里,他从一个对焊接技术一无所知的毛头小子,逐渐成长为焊接“大师”。
张忠说,干好焊工首先要过“蹲”这一关。“这就如同习武之人,必须先扎牢马步,从最基本的动作要领开始。”
起初,张忠拿着焊枪“蹲”下去没多久,就会感到心浮气躁、双臂胀痛,焊枪在手中不听使唤。师傅告诉他:绝活是练出来的,要想当一名好焊工,勤学苦练是根本。
张忠牢记师傅的教诲,持之以恒苦练技术。在“蹲”得痛苦难耐时,就默念师傅传授的焊工“静平稳准均”的五字要诀,咬着牙坚持。
转眼一年过去了。有一个消息在车间里传开了:张忠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个子,竟然可以上柴油机机体焊接了!
内行的人都知道,柴油机机体是内燃机车的关键部件,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一般能上机体上进行焊接操作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而张忠才工作一年,这在业内非常罕见。
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偷师学艺博采众长,把绝活学到手
张忠刚工作的那几年,单位在柴油机机体焊接上有所谓的十员“虎将”。这十个老师傅都是50开外,每个人焊接手法不同,却都有一手绝活。但是,当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老观念,还是在一些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焊接技术轻易不愿意传人。
张忠主动凑上去问,这个老师傅说:瞎弄弄的,没什么技巧;那个老师傅说“你自己不会看啊?” 张忠没辙了,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笨办法,就是“偷师”。
怎么“偷”?“很简单,只要做完自己的工作,就拿着面罩站在老师傅们后面,一边看他们干活儿,一边帮他们打下手,做点辅助的工作。”张忠说,当时,因为白帮老师傅干活,其他同事笑他傻。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久了,老师傅们都对这个勤快好学的小年轻有了好感,慢慢愿意教他了。张忠跟着多个师傅学习焊接技术,吸收百家之长,每个师傅的绝招在他眼里都是“宝贝”。每当有一个技术点,他都会掏出小本子记下来。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都在琢磨,白天老师傅为什么用这样的手法焊接?这样的小角度焊接怎么样才能保证焊缝平整?
最后,他终于把这些绝活一个个学到了手。
自学12年,掌握多项电焊相关技术
被领导肯定,被师傅夸赞,被工友崇拜,这让不到20岁的张忠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可是,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有一次,由于一时疏忽,焊接电流调节出现偏差,张忠焊出的工件报废了,不仅耽误了生产进度,而且给工厂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深深地打击了张忠的自信。
重压之下,张忠给自己订下了在常人看来近乎“苛刻”的学习计划。白天上班,他埋首于钢铁堆里,一干就是数个小时。每周4个晚上,他下班后都直接到夜校学习文化知识。
这样的近乎苦行僧般的经历持续了整整12年。他不仅学习完成焊接中技、焊接高技、焊接技师的课程,还业余补修高中课程,并取得了大专学历。而且,他凭借惊人的毅力,硬是把抽象、深奥的《焊接工艺学》、《金属材料学》等理论书籍,一点一点地“啃”了下来,掌握了与电焊相关的电工知识、钳工知识、铆工知识。
2000年,他又被聘为电焊工高级技师,成为当时全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张忠精益求精地研磨技艺,最终成为公认的中国中车“焊接技术第一人”。
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焊接“主攻手”,铁路大提速中大显身手
在中国铁路前五次大提速中,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东风11、东风11G和东风8B内燃机车先后成为担纲牵引主力的主型客、货运机车。
“企业的需要,就是我学习、创造的动力。”张忠从没有偏离企业需要的学习方向和创新路径。他和同事们为中国铁路“高速重载”的发展目标创新实践,不断为中国铁路提供强劲、可靠的客货运牵引动力。
2008年初,公司计划制造旅游观光内燃动车组,开行于北京至八达岭区间,满足奥运会期间国内外游客出行的需要。由于上坡需要大功率牵引,长距离下坡需要有效制动,对动车组制动缸体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张忠反复试验,最终总结出了四步要领,采用独特的焊接方法,有效解决了制动缸体焊接难题。
除此之外,在中央首长专用机车的攻坚中,在青藏高原机车的生产中,在出口机车的奋战中,张忠一直是构架、总风缸等机车重要关键零部件的焊接“主攻手”。
“传、帮、带”,把技术传授给更多年轻人
和以前的老师傅不肯轻易传授技术不同,张忠经常说,如果年轻人愿意学,自己愿意把毕生所学都教授给他们。
张忠积极参加 “传、帮、带”活动,并利用业余时间,首创了“1+1+2”的模式,即由1名高级技师授艺1名技师,技师带领2名高级工,高级工再用“传、帮、带”的形式,培训多名岗位操作人员,以此扩大培训受益面,带动各个技能等级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提升,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他先后举办电焊工技术操作表演60多场次,授课培训时间达到600多课时,培训电焊工近4000人次。他所带的徒弟有8人成为技师和高级技师,2人成为中国中车核心技能人才。他还承担着为培训班授课的重任,共培训了5批160名焊工技师,促进了中国中车焊接技能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为中国中车引领中国高铁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8月,“张忠大师工作室”成立,立足技术攻关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形成了一个焊接技术创新团队。在个人选题立项的基础上,工作室发挥团队作用,组织专题分析、分类指导,着力解决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搭建研修平台,传授技艺,给企业及社会带来了强大的辐射效应,工作室获得 “江苏省十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国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常州晚报 吕洪涛 朱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