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进水稻育种新品迭出,闻名全国。随着羌涵孚、江祺祥、钮中一等老一代育种专家进入高龄,一批新人浮出水面。
朱邦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现任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的朱邦辉,是研究所最早引进的大学生。17年来,他像夸父追日一样在武进与海南陵水间往返,汗水、泥泞夹杂着寂寞,也结下了丰硕的成果。
朱邦辉是宿迁泗阳人。2001年,他从扬州大学农学院毕业,怀着对钮中一等水稻专家的崇敬,来到了武进水稻研究所。虽然是农村出来的,但踏进研究所的第一天起,书本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一直考验着他。
“人人都说种田苦,其实育种研究比种田苦多了。”这是朱邦辉参加工作后最初的感受。通常每天6、7点就得下田,观察苗情、做记录,一呆就是四五个小时,日复一日;待常州炎热的暑气消退,他又开始去海南了,从12月初到来年4月底,有时春节都不能回来。
“远看讨饭的,近看烧窑的,原来是个育种的。”多少个闷热的夜晚,他独自趟在海南陵水那间小宿舍里,陪伴他的永远是嗡嗡嘤嘤的蚊虫和窗外实验稻田里不倦的蛙鸣,想到家里蹒跚学步的儿子,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的妻子,他常感内疚,彻夜难眠,一度患了失眠症。
苦、累也就罢了,还要耐得住寂寞。水稻遗传育种是实践性很强的尖端科学,培育一个新品系需要5至10年时间,还不一定成功。最初的几年里,朱邦辉也想过放弃。“育种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才有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每每此时,师傅钮中一的话就像一种动力,鼓励他把一个农业专家特有的“寂寞的长跑”坚持下去。
事实上,朱邦辉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在了育种事业,甚少回家和顾及家小。但另一方面,百本厚厚的笔记、上万份育种资料、扬州大学硕士学位、专业核心期刊数十篇论文,让他厚积薄发,更让水稻研究所进入成果高产期,由原来的每3、4年一个问世,到现在每年都有新品。
十几年间,朱邦辉主导或参与育成审定品种达11个,包括着名的晚粳9707、武香粳19号、武运粳21号、武运粳23号、武运粳24号等品种,有的品质是突破性的,而且这些新品种都是市场上的潜力品种,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2004年,江苏省大面积暴发水稻条纹叶枯病,病害面积达2300多万亩,绝收面积7.8万亩,损失稻谷25亿公斤。朱邦辉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育成的抗条纹叶枯病新品种“武运粳21号”,2009年被授予江苏省高新技术品种。目前已成为淮北地区主栽品种,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
近年来,随着农业转型升级,朱邦辉开始把研究重点转向优质稻米和特种稻米选育,参与育成的武运粳30号在首届江苏优质米食味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成为唯一获得一等奖的粳稻品种。
据统计,朱邦辉主导研发的新品种,目前已累计推广6000多万亩,增加经济效益50亿元左右。
朱邦辉成为青年一代育种领军人物,并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江苏省农技推广一等奖、常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于爱徒朱邦辉,老一代育种专家钮中一这样评价:“当初很多大学生吃不了苦,都走了。小朱跟了我十几年,他有一股当下年轻人少有的韧劲和吃苦精神,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常州日报 刘一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