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5月底,溧阳市所有175个行政村实现百姓议事堂全覆盖已满10个月。
百姓议事堂代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理事们定期邀请村民代表召开扩大会议,对村委确定的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工程建设、村级财务收支以及群众关注的其他事项进行民主商议和监督;同时,还从事各种矛盾纠纷调解。百姓议事堂建立以来,民主商议和监督村级事务已超过10大类,共参与村级事务管理3840多次,调解各类矛盾15360起,其中,化解土地流转纠纷就达9806起。
乡镇以上各级有人大,各类工商企业有工会,民众要表达意愿都能找到代表;而在面广量大的农村社区和村,长期以来村民要表达意愿却难以找到代表。溧阳的这一做法,有效填补了我国农村社区治理体系中的空白,为村民自治打造了一个好抓手,被江苏省政府以调查研究报告形式向江苏省推广,并被江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重大课题,在江苏省推行。
一
3月2日,记者在戴埠镇新桥村委大厅看到,5张八仙桌整齐摆放着,来自各个村民小组的12位代表坐在一起,有的拿着本子,有的做着记录,虽然神情各异,但都在静静地听一人讲话。
讲话的不是村干部,而是77岁的村民代表陶中喜。
“鲁里村有一条通往外界的水泥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特别是拐弯的地方,地势低,总是积水受淹。老百姓意见很大。村委能不能出一部分资金,帮村民把路修一修?”陶中喜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
陶中喜说完,其他村民代表纷纷打开话匣子。有的说那条老路确实该修,也有人说,修,可以,但找哪个施工队来修、花多少钱,都必须公布。
村党支部书记陈朝晖把这些意见都记在本子上。等大家陆续说完,他向大家表示,这件事比较重要,将交给村委研究落实,并在10天内给出明确答复。
陈朝晖告诉记者,包括陶中喜在内的村民代表,在各自的村民小组都很有威信,能服众。在这里,他们还有一个称呼,叫做“理事”。这些理事,都是村民选出来的。每个月,他们都要聚到这里,来集中议一议村委和各自然村的工作以及面临的问题,由村干部归纳整理,并拿出解决办法。这个平台,被称为“百姓议事堂”;这一机制,已在新桥村运行两年多。
陈朝晖说,百姓议事堂的做法是村民们自己发明的。
两年前,戴埠镇成为溧阳市承包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试点镇。由于农村第2轮土地承包积累了大量矛盾,试点工作难以推进。其中一个原因是,经过多次区划调整,行政村范围比原来扩大了3倍多,每个行政村从1000多人扩大到4000多人,而村干部明显偏少,只能疲于应付日常事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村民自治难以落到实处,不少矛盾久拖不决,使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新桥村委经过调查研究并听取各村民小组意见,决定首创百姓议事堂制度。
理事,在各村民小组和自然村产生。产生方法是村组推荐和本人自荐等。人选要求是为人正派、处事公道、受人尊敬、享有威望。结果,在推选出来的理事中,有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复员军人、种田大户、致富能手等。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既能出面与政府部门沟通,又善于调解民间矛盾,工作上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戴埠镇其他16个行政村也推行这一做法。不到1年,戴埠镇所有农户100%签订了土地确权协议,而且其他社会纠纷和家庭矛盾也都得到化解,戴埠镇首次创造了越级信访零纪录。
这一做法和效果,在溧阳市引起巨大反响。溧阳市总结有关经验后,决定在溧阳市推开。为加大推进力度,溧阳市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溧阳市委书记和溧阳市长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
二
自从有了百议堂,
农村矛盾一扫光;
村里事务大家议,
民主决策心亮堂。
这是溧阳市一位村民自编的歌谣。这位村民是垢山村人,名叫陶正华。
陶正华说,百姓议事堂成立后,村民再微弱的声音,村党组织和村委也能听得到了。他所在的村,半年内通过百姓议事堂制度,就促成了打通断头路、建成农民公园、为所有自然村安装路灯等多件大事。
目前,溧阳全市175个百姓议事堂共有理事3508人,平均每个议事堂有理事20人。
这些议事堂,设在各个村委综合服务中心。议事时,理事们有时还要进村入户;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则集中“会诊”,并且开出“处方”——过程中还邀请村民代表旁听。
理事们在化解基层矛盾上,也都是一把好手。不止一个村干部对记者说,百姓议事堂能有效化解矛盾,主要是因为理事们能通过田间地头交流、茶余饭后闲聊、召开“板凳会议”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了解到村民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而这正是村干部较难实现的。同时,得益于理事们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他们在化解矛盾中,能形成依法“治事”和以德“治心”双轮驱动格局,既让农村社区治理更加精准,又让治理的过程成为滋润人心的过程。
牛场村两户村民1998年签订粮田开塘养鱼承包合同,合同期限30年。2015年3月,甲方提出要收回自己的承包田1.6亩,并坚持将1.6亩重新确权到《农村集体土地经营证》上。而乙方认为合同期是30年,期限未到,不同意确权。双方因此引发纠纷,互不相让,并使矛盾逐步升级。百姓议事堂理事出面,连续调解多日,一再为双方分析说理,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双方于1998年签订的开塘养鱼承包合同继续生效,至2028年期满,由乙方填塘还耕后交还甲方;在本次土地确权时,权属及时登记到甲方名下;在此后的13年养鱼期内,甲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妨碍乙方正常生产。最终,调解获得双方认可,双方紧紧握手并愉快地签了新协议。
据了解,百姓议事堂在调解中不厌其烦,其中,上门最多的一户达到11次。
三
江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高度肯定溧阳市百姓议事堂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四步工作法”——
纳民意、议村务。全体理事定期召开会议,并邀请村民代表参加,村有关干部到场,一起协商集体经济发展、重点工程建设、财务收支以及村民关注的其他重大事项;村有关干部还要接受现场质询,并听取意见和建议。
听民声、解民忧。理事们利用本身是百姓、身处百姓中的优势,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社情民意,通过百姓议事堂平台对各种问题、意见进行协商沟通,并及时传递给村党组织和村委。村党组织和村委各司其职,快速反应,让村民意见受尊重、诉求有回应。
消矛盾、促和谐。百姓议事堂作为调解主阵地,主要受理土地流转、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农村常见矛盾纠纷调解。同时,理事们在生产生活中还主动发现矛盾苗头,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调解未果者,上报到镇,由镇里进行联合“会诊”并化解。
倡文明,树乡风。溧阳市通过百姓议事堂平台,抵制不正之风,劝阻不良行为,倡导守法诚信、互帮互助、保护环境、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等社会公德,营造文明乡风。
目前,溧阳市百姓议事堂已实行制度化运行——
对理事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村干部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安排专人办理,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办理情况向理事作出书面答复;对暂时不能解决的,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解释说明。
对答复办理情况以及调处的各类矛盾纠纷,属村级办理的,由镇里跟踪回访,确保件件有落实;属镇牵头调处的,由镇党委指派镇纪委人员作为“观察员”全程观察调处,跟踪督办,并进行事后效果评估。
如今,溧阳市所有镇、村已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成为江苏省农村社会治理的典范。(常州日报 舒泉清 李金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