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元一担,总共卖到2090元。”6月6日傍晚,仙姑村阳山村民小组村民杨书保按约定给记者打来电话,告知他家养的1.5张春蚕蚕茧刚被小贩收走。听得出,他的口气里透着几分没有达到预期的无奈。
5天前,记者随仙姑村副社长孔新和走进杨书保家时,蚕宝宝前一天刚上蔟。尽管采用方格蔟让蚕吐丝结茧已有十三四年,但杨书保还是习惯说蚕“上山”。
杨书保68岁。自1983年分田到户后,他和老伴就一直养蚕,从没间断过。刚开始一季养5张,并且一年养4到5季。也正是那一年,他家因种粮又养蚕,妻子孔书华被评为江苏省劳模。
“她也64岁了,蚕上了山,人闲不住,帮人家花木田里除草去了。”杨书保说明女主人不在家的原因后,感叹道,现在村上养蚕的村民已不到20户了。
孔新和接过话说,阳山自然村因远离公路环境好,曾是茅山地区养蚕最多、产茧最好的自然村。16年前,村上被晨风集团选定为千亩桑园地之一,一季就养蚕600多张,而2017年整个春蚕只有40张左右。
“其实,从发种到上山,养一季蚕正好忙1个月。”杨书保说,最忙是蚕进入大眠期的1个星期,不管天热还是下雨,上午、傍晚都要下田采一次桑叶,像人一样一天3餐,晚上10点钟也要起来喂蚕。
“养蚕收益也算来得快,1亩桑田两季可养2.5张蚕,抵得上种两亩稻麦。”杨书保回忆,最初蚕茧每担在80—90元,1985年时超过100元,相当于上班人2—3个月的工资。到了1990年,因蚕茧市场放开,每担价格一下突破1000元。后来茧价也下滑过,但这几年都稳定在1800元左右。
原来蚕宝宝“上山”,是在曹龙上吐丝结茧。十三四年前开始,杨书保采用方格蔟让蚕宝宝吐丝结茧。图片来源:常州日报
杨书保告诉记者,他家中现有10.5亩田,因2016年上半年小麦亏损,收稻后又无法及时播种,7亩多田下半年也就没有种麦。“不然的话,收麦子、蚕上山挤在一起,人忙不过来了。”
杨书保说,他家3亩桑田的桑叶至少可养3张春蚕,但年纪不饶人,近几年觉得眼睛明显不管用了。“有一回到车库喂蚕,跨过竖着挡蚕的砖头时,眼睛一花,把砖头踩倒了,一下就损失了好几十条蚕。”
孔新和说,阳山现在是仙姑村养蚕最多的村,但是,年纪最小的翟国享,也过了60岁。
开车进村,路两旁长满各种苗木,偶尔能见到一小块夹杂其中的桑田。杨书保说,几年前,与他桑田相邻的一户苗木种植户在上风喷农药,忘了和他说,蚕后来不吃桑叶,只好全部倒掉了。
查《金坛县志》得知,作为江苏省蚕桑模范县,金坛最多时70%农户栽桑养蚕,桑田面积5万余亩,年发种12多万张,产茧2000余吨。
据江苏相府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民介绍,他已与蚕桑打了近30年交道,他接手收购金坛鲜茧时每年在400—500吨,这几年只收到20—30吨了。7年前,金坛尚有2000户蚕农,有桑田4000多亩,在苏南周边县市还是最多的;到2017年,订种的蚕农已不足500户。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流转收益提高,加上气候和环境等多种不确定因素,桑园面积和养蚕人逐年减少已是必然。”徐国民介绍,在江苏省,蚕桑已逐渐集中到海安、东台等地,苏北成为主产区;在全国,东桑西移成为趋势,西部的土壤、气候、环境更适宜植桑养蚕。
“都把蚕叫做蚕宝宝,养蚕确实就像养孩子,看着一天天长大,人会有感情。”杨书保说,他快70岁了,最多再养两年蚕,到时就是想养也怕养不动了。
那天与杨书保握手告别时,记者注意到,他双手的手指、指甲,都已染成青绿色。(常州日报 赵鹤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