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武进湖塘的市民袁焕成近日联系记者,称当地有一块“族规石刻”,书法潇洒,内容严谨,有一定的文化、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这块族规石刻镶嵌在湖塘镇夏雷社区袁氏宗祠前厅墙面上,长51厘米、宽47厘米,青石质地,落款为咸丰五年正月初十合族公议,内容包括“祖宗以忠厚起家,世敦孝友……如有酗酒滋事、恃蛮索诈者即行捆送宗祠,先打戒尺四十板,问明情节公同送官严办。此系代祖宗教训子孙之事,家法与国法无二,尊长犯法与卑幼同罪,决不徇情。凡我同人其各保身自爱,勿贻祖宗羞也。此议一分送武进、阳湖存案,一分勒石存置,宗祠永远遵行,毋致后悔”等,连同落款在内共174字。
图片来源:常州日报
该袁氏宗祠有两进,每一进有3间,西有侧厢,建于清康熙初年,同治八年(1869年)冬重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修。因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但二进的“礼法所”大厅的梁柱还挺立在地面上,袁焕成告诉记者:“礼法所三个字还是刘海粟的先祖、大学士刘纶所写,只是现在已找不到了。”虽然祠堂破败不堪,但屋架与山墙尚在,还是清代旧物,袁焕成说今后如能修复,族规石刻将会得到更好保护。
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朱炳国告诉记者,近年本地重修的祠堂中,有用电脑雕刻的石刻族规,但现存的清代族规石刻已经很少见,这块石刻对于研究常州望族夏雷袁氏,有一定的价值。他还介绍说,过去祠堂有祠规、族规,长辈们在祠堂可以做主教训不肖子孙,即所谓“家法”,随着家族的扩大,夏雷袁氏族人有的迁居常武地区各地,因此族规需要送武进、阳湖两县政府备存,当时的县政府也认可祠堂的权力。
据《毗陵袁氏宗谱》(民国13年存经堂藏版、袁励恭主修),夏雷袁氏迁常一世祖为袁德麟(1300-1388年),字彦祥,号澹溪,为宋袁枢六世孙。袁德麟四世孙袁兆宁(1412-1488年),号潜岩,太学生,“卜居城南之夏雷里”,生有四子,为夏雷袁氏四个分支,其中第三分支自明清以来一直为书香门第,出了袁绩懋、袁晓园等知名人物。《夏雷村志》中有传记的袁氏族人有56人,其中有北京“新华门”三字的书写者袁励准、2006年被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职务的袁行霈。(常州日报 张军 陈荣春 实习生 堵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