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热血军旗》获专家肯定 展现红色的史诗
发布日期:2017-08-07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连日来,由常州市委宣传部、捷成世纪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隆重出品的电视剧《热血军旗》正在央视1套热播。8月6日,电视剧《热血军旗》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宣部艺术局、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解放军报、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的多位党史、军史专家和文艺评论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这部作品的重大意义和艺术价值。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徐光辉表示,《热血军旗》拍出了精神,拍出了气概,拍出了神韵,是一部红色史诗巨作。该剧大部分场景在常州摄制完成,既展示了常州红色文化基因,也体现了常州影视产业的发展实力。他说,常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可以为文艺创作提供生动的素材资源,近年来常州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加快打造文化影视全产业链,真诚邀请艺术家们到常州走一走、看一看,常州也一定会为大家的创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座谈会上,专家们对《热血军旗》表示充分肯定:主题鲜明,史实准确,情节紧凑,人物鲜活;详细还原了那段复杂的历史,表现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复杂性;是艺术化、审美化的军史,是一部优秀的主旋律、正能量作品。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中央党史出版社原社长张琦认为,《热血军旗》虽然取材于历史事件,但没有给人留下编年史、流水账的感觉,原因在于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占据历史舞台中心的人物,彰显了一大批红色精英为真理而献身的报国之志和过人风采。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室务委员、科研管理部原主任沈学明认为,《热血军旗》第一次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地方的多次起义放在一个创作框架内,在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上来表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开端,是这次创作的一个突破点。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认为,《热血军旗》是一部艺术化、审美化了的军史,主线脉络清晰,主题鲜明,把历史的纵横交错、思想交锋、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对比对照以及各色人物讲得很清楚。

  《热血军旗》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共30集,由着名导演张多福执导。从2016年9月28日在常州市西太湖影视基地正式开机,到2017年1月4日在广东杀青,拍摄历时100天,辗转江苏、浙江、辽宁、江西、广东等5个省,行程7000多公里。据张多福介绍,其中在西太湖影视基地拍了1个月,大部分内景戏都是在此拍摄。

  该剧紧扣党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这一主题,再现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河坝阻击战以及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标志性事件,回答了“为什么建军”“如何建军”“建立一支什么性质的军队”等关键问题。(常州日报 陈荣春 李萍)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