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家住是工人新村南的杨祖茴被评为常州好人。83岁的老人56年来坚守始终不变的习惯:行善,几乎捐出了自己半生的积蓄。
老人现在的住所不足50平方米,屋里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家电、家具。客厅的方桌用了几十年,桌面的红漆都已剥落。“钱要花在该花的地方,我现在有吃有住,已经很不错了。”杨祖茴说。
“26岁那年我刚去南京水文局工作。”杨祖茴回忆第一次解囊助人,一天下班她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坐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发呆,上前询问了解到男子来自农村,卖掉了家里所有的牲畜打算去夫子庙做买卖,可是在等公交的时候钱被偷走了,老家也回不去,一时想不开想跳江自杀。
“离发工资还有2天,自己紧一紧就过去了。”杨祖茴把身上仅有的3元钱给了他,并好言相劝让男子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杨祖茴家里条件一直不宽裕。为了节省开支,她从不买衣服,很久才买些布料给自己缝制一件。
2016年,老人捐款10000元给常州红十字会;2015年捐款10000元给常州慈善总会;2014年捐款10000元用于孤残儿童和社会福利事业救助……粗粗算来已有7万余元,这一组捐助数据,是老人近13年来的爱心之路,还有些年代久远的捐款存根已找不到了。平时,老人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内外的自然灾害情况,然后通过慈善机构给灾区捐款、捐物。
她常说,自己过得好了,也要尽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回馈社会,将祖祖辈辈的助人为乐美德延续下去。(常州日报 陶怡 唐佳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