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多到施工现场,一直忙到傍晚6点多接完最后一通工作电话离开岗位,这是溧阳市住建委市政建设管理处主任王岚炳的工作常态。从事建设工作20多年来,他扎根溧阳城市建设工作的第一线,在工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去解决。
作风硬 好啃的骨头要啃,难啃的骨头更要啃
“好啃的骨头要啃,难啃的骨头更要啃。” 这是王岚炳在工作中经常讲,也一直身体力行的一句话。
2016年,溧阳天目路全面改造,沿路涉及数百家商铺,是块“硬骨头”。 改造要将原本人行道上的几十根电线杆全部移除,沿路的光缆、电缆等架空线改为地下线,但在安装环网线柜时,沿路商户和村民并不支持。 “有的不愿意把门口的地方让出来,有的人则担心辐射或者挡住家里的光线。”王岚炳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沿线居民的诉求。其中,涉及到一根高压电线杆的竖立位置,王岚炳用了近两个月时间,一趟趟上门去做居民老张的思想工作。老张被他的执着和热情打动,终于同意在屋后靠近窗户处的位置竖电线杆。
态度软 遇到阻力和质疑,他总是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为了缓解老城区停车难的矛盾,2015年起,溧阳启动了博爱新村停车场、燕山中学停车场、老体育场临时停车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新建25个停车场、增加3000多个停车位。而这项工程,正是由王岚炳主持开展的。
“虽然很多人都持欢迎态度,但进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小插曲。”王岚炳说,当时溧城镇一城中村有一块约3亩的闲置地,有的村民在那里种菜,有的村民把垃圾堆放在那里,环境脏乱差不说,还浪费土地资源。王岚炳想把这块菜地改为停车场,一些村民得知后,又出面阻拦。
“来来回回做了五六次工作才解释清楚。这是一份苦差事,但看到城区许多地方停车难情况得到一些改善,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热情高 钻研业务,引进新工艺降低建设成本
“干好工作,要有满腔热情,更要有不断学习,提高能力的意识。”这是王岚炳工作几十年来对自己一直不变的要求,他自己爱学习,还多次带领科室成员到苏州、南京等城市学习先进经验、成果及施工工艺。
他引进的道路改造新工艺,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他还结合近几年道路人行道施工工艺,组织编制了市政工程人行道《砌块铺装图集》,从地基处理到铺装方案及细节处理,以数据为参照,以规范为依据,改进了道路人行道施工工艺。
他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常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带领的团队也多次荣获“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常州市安康杯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常州晚报 杨皓 汤怡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