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周纪龙,64岁。1973年参加工作后,在魏村乡办企业、圩塘乡财政所担任过总会计师,1986年开始先后任孝都乡财政所、安家镇财政所所长,2006年调到春江镇录安洲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2013年退休前是春江镇春江社区党总支书记。退休后,他在新北区残联的支持下,组织创办了新北区残疾人就业圆梦中心,先后帮助243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记者在春江社区的残疾人工作室找到周纪龙时,他正在询问工作室负责人顾定华目前一批加工零件的完成时间,“今天要是能做完,就联系工厂让他们再送点货过来。”他一边交代着,一边顺手拿起成品检查起来。“我们周书记就是操心的命,隔三差五就要到各个工作室转转才放心。”顾定华说。
顾定华说的工作室,就是周纪龙创办的专门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手工小作坊,4年来,这样的工作室已建成了15个,在新北区的七个乡镇、三个街道形成了助残就业“一条龙”。
身边残疾人的困境
让他萌生了帮忙的想法
2013年,刚刚退休的周纪龙一下子闲下来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我那时早晚都会在小区散步,连续几天,都碰到一个衣服破旧、摇着吱嘎作响轮椅的老人,他每次经过我身边时,都歪头盯着我看,很奇怪。”
周纪龙说,当时就觉得很纳闷,总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可一时想不起是谁。直到几天后猛然想起,对方是他之前任职的录安洲社区里从小患小儿麻痹的老王,但周纪龙印象中对方比他小十岁,虽然是残疾人,但以前人一直很精神,怎么现在变得如此苍老?
第二天,周纪龙打听到老王家,走进一楼屋内,家徒四壁的破败景象让他有些不是滋味。周纪龙从老王的叔叔口中得知,老王从以前的福利厂下岗后一直没有再找到工作,老房子拆迁后虽然安置到了新房,却没钱装修,用的都是旧家什。一个人仅靠着低保生活,外人很多都看不起他,亲戚间也很少来往,久而久之人也变得神神叨叨。
听完老王叔叔的述说,周纪龙颇有些感慨:以前在社区工作就知道残疾人生活不易,但平时工作多又杂,能为他们做的很有限。如今自己有了时间,能不能为他们再做点事呢?
周纪龙在介绍圆梦中心的照片墙,墙旁是残疾员工生产打包好的成品。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帮残疾人找工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周纪龙发现,要解决残疾人的经济问题,帮他们消除旁人的冷眼,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能找到工作自食其力,让他们能像健全人一样生活。
于是,周纪龙开始奔波于周边的工厂,希望他们能给这些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真的去做了,才明白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周纪龙几乎跑遍了镇上的大小工厂,人家大都以需要能直接带来效益的技术工人拒绝了,去服务性行业,肢体残疾的又无法胜任。“当时我就想,索性我们自己干,组织残疾人做代加工。这样既方便他们彼此照应,工作之余还可以给他们组织康复训练。”
周纪龙说,得知他的这个想法后,家人都说他疯了,说什么也不让他去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为了联系适合残疾人加工的产品品种,他跑了新北区、武进区甚至江阴市的几十家工厂。周纪龙说,大多数厂还是不放心残疾人加工的质量,还怕不能准时交货。为了给几个双手残疾的员工找一份只要用脚操作的加工活,他连着三天去武进一家工厂找老板,软磨硬泡作了各种保证才拿下了订单。
岗前培训,他跟着一起学
帮着一起教
好不容易解决了找加工活的问题,工厂没人愿意来给残疾人进行岗前培训又成了一道新的坎。“ 他们也是怕麻烦,觉得残疾人悟性不行,要一个个手把手教,怕教不好。”周纪龙于是自己掏腰包请哥哥单位派员工来给他们培训,他自己也跟着一起学。
就拿工作室加工的端子板来说,周纪龙起先也是跟着大家一起学的。把一个个小零件排版整齐,安装螺丝孔,用电枪转入螺丝。这些常人一学就会的简单操作,工作室内一部分轻度智力残疾的员工可能要练习一周才能熟练。“我和工作人员先学,然后我们先教会肢体残疾的员工,其他员工就跟着我们会的人边做边学。这样既能保证一定的产量,也能确保大家都有活干。”
2013年11月,春江社区残疾人加工坊正式开业了,首批包括老王在内的15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周纪龙在圆梦工作室为员工建设康复室。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取得区残联支持
成立残疾人就业圆梦中心
2014年初,新北区残联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周纪龙的邀请下来到春江社区的残疾人加工作坊参观。“当时他们看完后,就觉得我们的做法很可行,值得推广,让我写一个方案。”周纪龙说,通过和区残联的几次沟通,他们成立新北区残疾人就业圆梦中心的方案敲定了。
周纪龙担任圆梦中心负责人,新北区以圆梦中心为平台 ,由各乡镇、街道提供闲置房屋建设工作室,新北区残联为每个工作室配备3名管理人员,并对工作室的建设和运营进行资金扶持。2014年4月,圆梦中心正式成立,春江社区的残疾人加工坊也成了圆梦中心的第一批工作室之一。
工作康复两不误
每年都有员工推荐进企业
周纪龙创办圆梦中心的目标是让员工能在快乐中工作,在工作中康复,所以他们的工作室与一般的工厂车间不同。“我们所有工作室都有空调,有的里面还放了电视机、收音机,大家干活时可以放一些自己喜欢的戏曲、小品等节目。工作室还配备了整套的康复设备,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组织大家进行康复训练。”
圆梦中心成立以来,每年都有表现优秀的残疾人被推荐进入企业工作,安家社区的小超就是其中之一。小超2014年加入工作室时只有21岁,患有忧郁症,在家需要父母看管照顾。初到工作室,他不和任何人说话,只肯呆呆地坐在角落。周纪龙和工作人员只能慢慢引导他,从交流开始,一点点带他接触干活。“他平时在家闲散惯了,刚开始干活时坐不住,厌烦情绪挺严重。”
通过一段时间与大家的相处,小超的进步很明显,胆子越来越大,会主动和人说话,干活也勤快很多。“最有感触的是小超第一个月拿到工资,虽然才300多元,但他拿着几张钱一遍又一遍地数,看到爸爸来接他立马就把钱掏出来给他。那场景,让我觉得多累都值。”
2016年,小超因为表现优秀,日常已基本能达到企业正常员工的工作水平,被推荐去了新北区一家企业上班,现在一个月有两三千元的工资收入。
周纪龙在工作室了解大家工作情况。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开办了15个“小作坊”
助243名残疾人就业
目前,周纪龙创办的新北区残疾人就业圆梦中心已经覆盖了新北区七个乡镇、三个街道,开办了15个残疾人就业工作室。而这15个加工“小作坊”,已经吸纳了24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谈到圆梦中心未来的发展,周纪龙的目标是继续扩大辐射范围,增加就业人数。周纪龙告诉记者,整个春江镇就有近千名残疾人,除去不具备工作能力的,圆梦中心可帮助的对象还大有人在。“我们圆梦中心现在几乎每天都会接待来自各地的参观团,我非常乐意分享我们的经验,帮助更多残疾人圆一个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梦。”(常州晚报 尹梦真)
继续寻找,“退而不休”的老人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老人:岁数已经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事实上也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就是闲不住,总想也总是在做着一些自认为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事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就叫老有所为。为了这种“有为”,他们可以不计时间、精力、金钱的付出,但同时也收获着快乐,也因此更加乐此不疲。从2016年敬老节开始,我们推出了“退而不休的快乐生活”系列报道,到11月1日已经报道第19位(组)老人了。今后,我们将继续寻找这样的老人,如果您认识TA,请为我们推荐TA;也许,您就是这样的老人,那也不妨向我们毛遂自荐。我们的联系方式:电话86633355,电子邮箱32924142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