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和夫人归葬龙城大地
发布日期:2017-11-03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11月2日上午,周有光、张允和夫妇雕像揭幕仪式在常州栖凤山名人园举行。此前,周有光孙女周和庆带着周有光、张允和两位老人的骨灰回到青果巷,并于11月2日早晨落葬于栖凤山名人园。至此,周有光归葬故里,与家乡的山水作伴,长眠于儒风蔚然的龙城大地。常州市领导蒋自平、方国强、卢明康出席雕像揭幕仪式。

  方国强在致辞中表示,感谢周和庆女士及其家人将周有光的书籍和生前的起居陈设等捐献给常州,家乡人民念念不忘周有光。今后,常州市将大力推动高校、机构以及社会民间力量,加强对周有光生平、学术等各方面的研究,形成一批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纪念周有光。

  周有光是从常州青果巷走出去的杰出语言文字学家,经济学教授,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其夫人张允和是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她与周有光相濡以沫、举案齐眉70年,他们的爱情成为一段佳话。

  周和庆代表家人向常州市委、常州市政府及相关方面表示了谢意,并向常州市委统战部、常州市文广新局、常州市民政局、常州大学、中国剪报社、栖凤山国际人文陵园6家单位赠送了《周有光文集》。

  雕像揭幕仪式上,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的学生代表以诗朗诵的形式向他们的名誉院长致敬。

  周有光家属以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学会、中国剪报社和常州市相关方面的负责人共60余人出席了雕像揭幕仪式。(常州晚报 统轩 董逸 张海韵)

 

周有光夫妇雕像。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雕像设计“一切从简”

  展现二老的神态,铭记他们的精神

  周有光、张允和夫妇的雕像于10月中旬安装完工,栖凤山国际人文陵园有限公司的设计师邵凯强参与了从设计、验收到安装的整个过程。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雕像的设计过程中一次次修改,“不是越改越复杂,而是越改越简单”。邵凯强说,最初的设想是做成铜像,跟家属沟通后,改成了一本翻开的书本造型,一边是影雕,一边是文字,用来记录周有光的一生。再次征询家属意见时,他们表示,周老生前有“一切从简”的习惯,关于雕像的设计也希望能简单、朴素,于是才有了这最后一稿。

  雕像坐落于栖凤山名人园入口处。据介绍,整座雕像高1.73米,宽1.07米,厚度为0.18米。雕像采用线刻的方式描绘出两位老人安详又矍铄的神态。“线刻中的画像由周老夫妇的合照而来,采用了阳刻的方式,显得更加立体。而且根据家人的要求,雕像最主要表现的是二老的‘神’,能记住二老的神态和精神才是最重要的。”邵凯强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夫妇两雕像的下面刻着两行字:“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这句话最早由张允和提出,也成了夫妇俩最好的爱情写照。(常州晚报 董逸)

  链接 从青果巷走出去的“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1906~2017),出生在常州青果巷,原名周耀平,周有光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周有光一生经过了晚清、民国,跨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周有光的主要成就跨经济、语言、文化3个领域,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1955年,周有光提出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并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三个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1982年,经周有光的努力,促成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周有光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主编《汉语拼音词汇》。1961年,周有光出版《汉字改革概论》,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如词的结构问题、同音字和同音词问题、简化和繁化问题等,扩大了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范围。

  在周有光出版的30多本著作中,约有一大半是在他退休之后完成的。100岁时他出版了《百岁新稿》,104岁时出版《朝闻道集》,105岁时出版《拾贝集》,108岁时出版《周有光文集》,110岁时有《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问世。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在北京逝世。(常州晚报 董逸)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