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顺清
60岁,金坛区西城街道居民。
袁顺清10多年来坚持这样一件事:每逢过节,都要装上满满一大车礼物前往金城镇后阳敬老院和薛埠镇敬老院,看望100多位孤寡老人。2012年,他联合2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家致富;2014年,“袁顺清职工帮扶助老爱心服务站”成立,旨在帮助全区特需家庭和当地特困职工;同年,金坛袁顺清失依留守儿童之家成立,已陆续收留了33个孩子。
朱立凤
67岁,民进常州市委妇委会主任。
1966年,16岁的朱立凤响应党的号召,踏上了支边的征程,将最宝贵的13年青春年华献给了边疆建设。1996年9月,朱立凤随中国摄影家采风团偶然来到伊犁特克斯河畔格登山下松拜边防连,自此与官兵们结缘,先后15次远赴新疆边防连看望官兵、送去慰问品,设立“朱妈妈成才奖励基金”,为戍守边关的子弟兵送去温暖。不能到松拜探望的时候,她也坚持给“兵儿子”们写信,近千封充满浓浓母爱的书信在中国东南沿海与西北边疆之间传递。
陆翔
33岁,常州公交集团第三汽车公司43路驾驶员。
6月5日早上,在43路公交车上,一老汉在后排座疑似对一10来岁的女孩有猥亵行为,陆翔通过车内监控发现后立即当众呵斥老汉,并让女孩坐到前排。当天下午,陆翔还特意到华夏艺博园站找到女孩的奶奶,关照她提醒孩子注意保护自己。6月6日一早,她担心那老汉还跟着女孩,又专门去关照了孩子和奶奶,提醒奶奶最好护送孩子去学校。陆翔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并在网上得到一致好评。
蒋学用
50岁,常州中房物业保安班长。
6月23日,蒋学用正在上班,突然听到一对父子掉入东坡公园对面老运河的消息,他立刻前去施救,并巧用一根长竹竿将两人成功救起。营救成功后,他在岸边不断安慰落水老人,询问过后才知道,原来父子二人当天想跳河轻生,年过七旬的父亲被救上来后已有悔意。蒋学用耐心看护,安抚两位落水者,直到朝阳桥派出所民警和120急救车赶到,才转身离开现场,默默地回到了岗位上。
袁中华
54岁,常州泰和国药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始终将诚信经营、诚实做事当作职业信条,像守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守护产品质量。从事中药饮片代配代煎业务20多年来,秉着一份对中药材的匠心,严控原材料的质量和煎药过程,从不偷工减料、敷衍了事。他的公司是常州市唯一一家能够开展中药饮片代配代煎业务的企业。
王妹芳
55岁,溧阳市竹箦镇顺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
1996年起,她千方百计筹措50多万元添置了农机具,成为竹箦镇唯一的农机服务点。2011年,她借国家农机下乡补贴的东风,成立了顺风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每年农机服务面积达1.5万亩,盈余50多万元用于发展再生产,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549人,免费为农服务和捐献款物超过22万元,她的创业和奉献精神赢得了群众的点赞。
张云芳
59岁,新北区新桥镇郭塘桥村新星糯玉米合作社社长。
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张云芳的带动下,历经艰辛,最终发展壮大,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口碑。而合作社所在的新北区新桥镇郭塘桥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玉米村”,周边200多户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新星糯玉米专业合作社2011年被评为“新北区优秀‘三八’农民专业合作社”。
钱维力
51岁,武进区湟里镇敬老院院长。
他最常做的就是与老人交谈,清楚每位老人的脾气秉性和生活习惯,将每位老人的生活安排得舒适顺心,送饭喂药已经是这位特级护理师的常规工作。此外,他不固守政府补贴,创出了一条“自力更生、以院养院”的好路子。兴建3间猪舍,自产自用;种植3亩多地蔬菜,自给自足。如今敬老院旧貌换新颜,硬件设施齐全,软件建设达标,环境优美,院里院外干净整洁,老人们和睦相处。敬老院被评为“江苏省二星级敬老院”。
陈伯海
71岁,钟楼区荷花池街道西新桥三村社区居民。
他16年来坚持照顾母亲的衣食起居:穿衣起床、端水端饭、洗澡理发……为了给母亲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他在家里开起了一间不赚钱的小卖部,在家门口场地上摆放了凳子,召集附近的居民来门口坐坐,并把老母亲用轮椅推出来,坐在大家中间,听大家聊天。如今母亲已94岁高龄,身体和精神都很好。陈伯海对老母亲不离不弃、细心体贴,让老人备感温暖。
陈亮
36岁,常州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4车队驾驶员。
陈亮的哥哥因为出生时难产,导致脑缺氧后中驱神经坏死落下了终身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而年迈的父母长年照顾哥哥,也日渐力不从心。因此,陈亮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每天做着高强度的驾驶工作,回家后依然带着微笑照料哥哥,修剪指甲、擦身换衣、喂饭喂药是每天的必修课。十年如一日,他毫无怨言,用爱筑成了一个幸福家庭。(常州日报 唐文竹 闻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