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7日是个阴天,已能明显感受到寒意。
趁着农忙间隙,范书保坐在家门前,手法娴熟地编制竹篮。他说:“这两个,是村里人预定的。争取今天早点做完,给人家送去。”
75岁的范书保是直溪镇建昌人,常年在薛埠一带走家做竹器。30年前,他选择在仙姑村阳山自然村定居。现在,他是仙姑村唯一还在坚持专职做竹器的竹篾匠。
“没念过书,家里又穷,学会一门手艺才能养家糊口。”范书保告诉记者,他母亲31岁就去世了,弟兄4个全靠爷爷范贵儿和父亲范大根做竹制品换钱养活。15岁时,他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竹匠手艺,每天不停地练习砍、切、刮、编等,练得腰酸腿涨,手指头也被磨破,钻心地疼。但是,再苦再累,他也咬牙坚持。
由于父亲会编制的竹制品品种不多,为了将这门手艺学通学精,范书保23岁时孤身一人前往扬州找到一位老师傅,拜师学习打席条、做竹筛、编笸箩等,还学会了在竹席、竹匾上编出“福禄寿喜”等字样的精细活。
从扬州回来后,范书保因为编制的竹制品造型精巧、结构紧密、经久耐用,不光同村邻里找上门,附近村镇的人也辗转找到他,订做竹器。“遇上一户要做大件时,我就会挑着工具,上门去做,东家包吃住。”他说,二三十年间,直溪、薛埠等几个乡镇他全跑遍了。
范书保说,20年前,竹制品最好销。那时候,农村养蚕的多,蚕匾的需求量大。他经常是一个人忙不过来,要请人帮忙,还要开夜工。那时,一天能赚8块钱。做竹器的竹子,在选材上也讲究,竹龄在3年左右的最适合——太老的也不好,柔软度不够,容易折断。
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范书保手上不停。只见一根根宽不到1厘米的竹条,在他的手指间翻飞,相互穿插之后,竹篮的篮身便初见雏形。他告诉记者,以正在编制的直径32厘米的竹篮为例,像他这样的老竹匠,完全编好,至少要两个小时。一天最多也只能编4个。“这样的竹篮,我每个卖30元,也就是赚点手工钱。”他说。
做竹制品,是门耗时费力的手艺,不仅收入不高,而且随着塑料等材料制品的出现和普及,农村对竹制品的需求也日益减少。前段时间,范书保得知,他的两个徒弟都不再做竹匠,选择进厂。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担心这门老手艺后继无人。
60年竹匠生涯,“造就”了一双布满厚茧和伤疤的巧手。范书保可以将一根根竹子经过10多道工序,变成竹床、斗笠、谷箩等10多种竹制品。光是竹篮,根据不同用途,他就能做出10种以上,其中最小的直径只有12厘米。
5年前,范书保的老伴被查出患有鼻癌。经过治疗,疾病消除了,但身子十分虚弱,说话也不太利索,家中5亩稻田以及大小家务都落在了他身上,但他仍然没有放弃编制竹制品。“我现在身板还算硬朗,只要大家还用竹器,我就会坚持做下去”。(常州日报 陈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