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老兵开办良心车行 不以盈利为目的助人十九载
发布日期:2017-11-27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我只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都是些小事,真的不用报道。”得知钟楼区西林街道朱夏墅村有家良心车行后,记者两次电话联系69岁的车行老板张兴良预约采访,都被他婉拒了。第三次,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他才同意见面。11月24日上午,记者在朱夏墅村委上时村路口的一间简易门面房内见到了这位老人。

  衣着朴素的张兴良声音洪亮,看不出已年近七旬。由于他家刚拆迁,为了方便修车人,老人目前暂住在车行里。称之为车行,其实连个店招都没有,只是在门口支了个棚子,放了几张凳子。“有时候村上老人从城里回来,累了可以歇歇脚。”在朱夏墅村,几乎每位村民都知道“兴良车行”,晓得这位热心肠、爱助人的张师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兴良参军入伍,成为沈阳军区守备三师的一名士兵。1976年,退役转业后,他进入原武进生物化工厂工作。那时,同事们大多骑自行车,经常有人遇到车链子掉了、轮胎漏气等问题,热心的张兴良就开始试着了解自行车的构造,遇到同事自行车坏了就试着修修,时间长了竟无师自通了。加上当时的常州自行车总厂就在生物化工厂对面,遇到一些“疑难杂症”,张兴良就到总厂求教技术工人,修车技术也越来越高。但为同事们修车,张兴良分文不取,有时甚至还要贴一些材料钱。

 

  1999年,张兴良下岗。为了维系家庭生活,他在村口开了这家车行,但车行却不以盈利为目的。村民来打个气,免费;老人、学生来修车,免费……几年下来,用张兴良家人的话说,就是“成本倒来倒去,没见钱”,就连最后的退休补交款5000元,也是借来的,但张兴良却乐在其中。他常说,社会发展了,村里变美了,村里的修车铺只有这一个,我不为村民做点事怎么行。2010年,正式退休后的他又逐渐掌握了电动车、汽车等车辆的维修技术,村民们就更加离不开这个小小的车行了。为了服务村民,张兴良的车行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开门,就连大年初一他都会待在车行里,“村民都要去亲戚家拜年,万一车坏了哪里去修?”

  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张兴良总是提前买好修车需要的零件,每天一大早起来热心地为村民提供免费修车、充电服务。2017年10月底的一天,村民小陈开车经过下时村时,左前轮被钉子扎到,一下瘪了,他的后备箱里只有一只备胎,没有换胎工具,他辗转联系到张兴良。张兴良二话不说,带着千斤顶和套管赶到现场,不一会儿就帮他换好了轮胎。小陈连忙道谢并要给他一些报酬,张兴良坚决拒绝了。“谁都会遇到不方便的时候,对我来说,换个车胎只是举手之劳。”在村民们眼里,张兴良就是值得信赖的雷锋修车人,但张兴良却说:“我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能在他人急需的时候,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我也开心。”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退伍回家后不久,张兴良还在翠竹母亲家附近的河里救起过一位不慎滑入河中的妇女。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义务修车可能是一件很平凡的小事,但它带来的温馨会在人们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张兴良说,只要身体允许,车行他会一直开下去。(常州日报 童华岗 倪烨)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