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7年8月22日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条例》全面规定了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权益保障、促进措施。针对《条例》的出台,常州市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条例》为准则来规范确立常州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体系,谋划和推动具有常州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事业向法治化、制度化、组织化、专业化发展。
常州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现状
注册志愿者登记人数超过100万,50万人常态化参与各类志愿服务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常州市志愿服务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和认可,目前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截至2017年10月,常州市注册志愿者登记人数已超过100万,常态化参与志愿服务的活跃志愿者也超过了50万人;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建成率达到100%,已初步形成以REPP志愿服务体系为支撑,以常州市志愿平台为依托的“三级中心,四级网络”志愿服务综合体系;涌现出了“四个100”最美志愿者王德林、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衣衣不舍” 等一批全国性的优秀志愿服务典型,并形成了“一袋牛奶的暴走”、“一个书包的旅行”等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同时,志愿服务培训及保障激励机制也初现雏形。志愿服务在促进常州市社会和谐、城市文明水平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常州市志愿服务事业得到不断发展,也取得不少成绩,但常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在组织架构、志愿服务精神普及、制度化专业化建设方面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一加爱心社志愿者服务中心。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条例》对常州市志愿服务事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有法可依、架构更科学、更加规范
首先,《条例》明确了立法目的,即“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让常州市志愿服务发展变得有法可依。
其次,《条例》明确了各级文明办牵头的工作协调机制,有利于常州市构建以常州市文明办为牵头的架构体系,整合凝聚民政、团市委等政府职能部门资源,对常州市志愿服务形成政策上的更好支撑。
第三,《条例》首次以法规形式对志愿服务进行规范,将促进常州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规范。
公交志愿者在BRT站台为乘客提供咨询服务。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条例》对常州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三方面努力构建具有常州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
根据目前常州市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和《条例》对于常州市志愿服务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常州市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讲话精神,并结合常州实际,以《条例》为准则,推动《条例》在常州市落地、落细、落实。具体将从三方面努力构建具有常州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
构建更合理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构
首先是构建和完善常州市文明办牵头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构,由文明办总牵头,民政、团市委、妇联等相关单位共同推进的联席会议制度。其次是加快建立常州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根据目前常州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现状,以常州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为常州市指挥中心,以常州市志愿平台为抓手,“三级中心,四级网络”志愿服务体系为支撑,发挥学雷锋志愿服务驿站社会服务功能,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常州志愿服务综合运行机制。
全面推进规范化、组织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条例》界定了志愿服务主体范畴,明确志愿服务活动应遵循自愿性、无偿性和公益性原则,常州市将通过对《条例》的大力宣传,让市民对于志愿服务的理解更加明确,让常州市志愿服务活动变得更加规范。同时,将依托常州市志愿平台,对常州市志愿者、志愿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信息化规范管理。
《条例》是将志愿服务组织作为主要调整对象,专业化也是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趋势。对此,常州市将全力推进志愿服务事业未来发展全面走向组织化、专业化、品牌化,像已有的“衣衣不舍”、“一袋牛奶的暴走”等品牌活动不但要继续发挥其引领作用,还应积极做大做强。同时,还要扶持和培育更多的有质量的志愿服务品牌,着力改变志愿服务活动小而散的局面,让常州市的志愿服务事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升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构建更全面的常州志愿服务支撑体系
首先,构建细化志愿服务法律支撑。《条例》明确了法律责任,有了执法权限的划分,例如志愿服务组织泄露志愿者信息、侵害志愿服务对象个人隐私的,根据情节,民政部门可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吊销登记证书等。以志愿服务名义进行营利性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由民政、工商等部门依法查处。
其次,构建志愿服务资金支撑。《条例》对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有章可循。目前,常州市通过政府购买尝试的有文明交通定岗定职志愿服务,在此基础上,未来可以考虑扩大到更多社会公共领域。
第三,构建志愿服务保障支撑。《条例》明确了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各项基本权益。根据这些法律支撑,可以进一步优化常州市目前以美德基金会为主体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常州市将进一步深化“大爱龙城”志愿服务保险计划,完善建立涵盖常州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个人以及项目的全方位保障机制。继续改进和落实龙城志愿者的积分、评级和回馈机制,确保广大志愿者的权益和积极性,让常州市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更有归属感。(常州晚报 闻铭 谢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