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建之窗 >> 文明校园 >> 内容
爱心延续 何留小学来了一群"红马甲老师"
发布日期:2018-04-27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下午3点半,正是武进区实验小学何留校区的放学时间,二年级的夏雨辰并没有急着回家。校园里的一间教室内,“红马甲老师”正等待她和同学们的到来,夏雨辰很喜欢这些“放学后才出现的老师”,她蹦跳着跑进来,抱了抱迎面遇到的第一位“红马甲”。

  这群“红马甲老师”,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馨缘种子社”爱心助学辅导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一个多月来,周一至周五下午3点半至5点半,他们都会在这里给孩子们义务辅导。因为身穿统一的“红马甲”,孩子们喜欢称呼他们“红马甲老师”。

  “‘红马甲老师’很受欢迎,现在主动‘留堂’的学生有40多人,占到总数的1/10以上。”校长陆国伟告诉记者,何留小学是一所新市民学校,全校365名学生来自全国11个省市。由于家长忙于生计或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没有余力辅导孩子,一些孩子放学后面临“失管”,一些孩子流向校外托管班,除了加重经济负担外,这些机构的资质也难以保障。

  了解这一情况后,“馨缘种子社”发起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余美芳主动与学校对接。一边是乐于奉献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边是新市民学校需要帮助的小学生,爱心助学辅导队应运而生。

  下午4点半,家长刘娟走进教室,在交接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带孩子离开。刘娟一家来自安徽,“孩子爸经常出差,我以前总要请假来接孩子,现在可以等下班再过来,很感谢这些大学生。”辅导班约定的结束时间是下午5点半,但往往送走最后一个孩子已是晚上6点。“学校晚自习6点半开始,大家坐公交车赶回去,都没有时间吃晚饭。”爱心助学负责人、“红马甲”之一何敏佳说。尽管如此,没有一个志愿者退出。

  现在,“红马甲老师”已经从最初的20多人,增加到80多人。辅导班混合了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孩子,为了保证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辅导,每天到班的“红马甲老师”保持在10人左右。曾是“网瘾少年”的李航,每周都过来三四天。“以前这个时间我应该在宿舍打游戏吧。”他笑着说,“现在打游戏的时间都用来辅导孩子,回顾小学的知识点了。”

  担心志愿者因一时兴起无法长期坚持,爱心助学辅导队还特意设置了体验课作为“考验”。采访当天,恰逢徐荧接受了第一次“考验”,她坦言:“一开始我是被余美芳老师的公益讲座吸引过来的,体验过程中,和孩子们互动不错,决定加入。”

  长期以来,余美芳和丈夫刘伟支撑着6口人、5个姓的家庭。因为无偿赡养3位孤老,余美芳曾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等称号,收获了一众像徐荧一样的“粉丝”。

  近年来,随着老人的离去,余美芳将更多的爱心放在了家庭外。去年3月,她在学校成立“馨缘种子社”,吸纳400多名学生志愿者,举办了30多场公益活动。今年“馨缘种子社”将爱心助学作为重点内容,率先在何留小学开展。“今后,我们会将爱心助学的范围扩展到更多新市民学校。”余美芳认为,爱心助学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种相互的成长,既帮助了小学生,也培养了大学生的责任感。

  记者看到,红马甲上印着的“馨缘种子社”社徽,是一颗爱心组成的蒲公英。余美芳希望,“每一个大学生、小学生都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将爱心播撒到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