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内容
常州厚植文明沃土 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擦亮文明品牌
发布日期:2018-12-07   来源:常州晚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全域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整体文明水平的一种综合体现。

  在很大程度上,建设全国全域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推进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州人坚持守正创新,在坚守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让这座城市不断焕发生机活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品位,也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获得更多的认同感与幸福感。

  有人性化服务、有创新举措

  创新品牌建设,助推城事提档升级

  探知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大至公园绿地、小到街边厕所,皆能管中窥豹。这些年常州市不断深入推进窗口服务品牌建设,推出各种创新服务之举,让这座城市越发出彩。

  “市民赏花月历”,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可以赶“花集”

 

一年中,常州人有大半年的时间可以赶“花集”。

  细雨迷蒙的天气,家住钟楼的吴刚跑青枫公园倒是更勤快了。吴刚是摄影爱好者,每到公园办花展,总要扛上自己的“长枪短炮”去拍各色花卉。“从梅花节到菊花节,一年11个花展,一个不落。”吴刚说,现在正好是青枫公园的菊花节期间,拍雨中菊花,不要太美哦。

  从2002年常州全面启动公园敞开建设工程,在省内率先实现市政公园全部免费开放算起,至2017年底,全市免费开放的公园绿地已达88个。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敞开公园管理取得众多优秀成绩之后,常州人没有原地踏步,而是选择继续前进。2008年起,常州充分挖掘每个公园的人文历史文化和花卉植物文化,创新式推出了“常州市民赏花月历”民生服务品牌,做到一园一品、四季飘香。如今,常州每年“赏花月历”系列花展数量已经达到了11个,平均一年里有大半年的时间可以参加各种花事和园事活动。据市园林部门不完全统计,“市民赏花月历”每年吸引近600万人次入园赏花。目前,该“以花为媒-提升敞开公园综合效益”项目获得了“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

  “旅游厕所导航”,在全省首创

  2018年10月,常州市文明办、市旅游局联合推出创新之举,发布了“常州旅游厕所导航”微信小程序,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主要景区厕所、热门商圈厕所的精确定位和导航服务。只要点点手机,在微信小程序里输入“常州旅游厕所导航”,就能搜寻到离自己最近的厕所。

  该活动是2018年常州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之一,在全省属首创,一方面从问题源头减少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另一方面优化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质,推动“厕所革命”有效落地,打造近悦远来的旅游明星城市。

  目前,常州各类游览点内共有旅游厕所500余座,按照出入口、重要节点、游客休憩处全覆盖,其他区域按需设置的要求,结合各自游客量和游客容量,合理布局、建设旅游厕所。在新的“厕所革命”三年行动中,常州还将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200余座,计划总投资7000余万元。

  埋下“文明之种”,“规划”城之未来

  为孩子们打造通往明礼修德的桥梁

  近年来,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着眼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系统化思维,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不断丰富拓展主题活动,推陈出新,亮点频现。

  打造“青苗义教团”,修建通往明礼修德的桥梁

 

青苗义教团老师走进社区培训古筝特色课程。

  刘志玲是常州市教育服务中心“青苗义教团”的具体负责人,随着“青苗义教团”在常州市的深入推进,刘志玲的工作也越来越忙。

  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特别是为城镇农村儿童提升艺术科技素养以及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016年10月起,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乡村少年宫“青苗义教”志愿服务活动,并由市教育服务中心具体实施。

  “2018年我们依旧在深入推进‘青苗义教’志愿服务工作,一方面是根据各学校实际需求,利用双休日等课余时间,组织专业教师、志愿者走进乡村(城市)社区、学校少年宫开展志愿服务;在校外,市、区两级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和诸多街镇未成年人成长服务中心编织起了一张全员育人的网络,引入社会组织,组建优秀教师队伍、志愿者队伍,为孩子们提供科学艺术类的活动指导和成长服务。”据刘志玲介绍,从该活动启动到现在,已举办了5期,全市6个义教点30余名优秀教师及志愿者倾情参与,开展了创客、健美操、拉丁舞、硬笔书法等特色课程,2000多人次学生直接受益。

  “青苗义教团”通过整合资源、统筹联动,着力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网络合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使得全市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和外来人员的孩子们得以在人文、艺术、科学的熏陶下健康快乐成长,把一个个学校少年宫变成孩子们明礼修德的一座座桥梁。

  争当“非遗小传人”,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除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阔青少年的视野,传统文化的积淀也不能“丢”。2018年9月,市文明办等部门共同推出争做“非遗小传承人”主题活动。

  承办方市文化馆副书记、副馆长时立群介绍,活动将重点围绕具有鲜明的常州地域特色,或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开,不仅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学校开展巡回讲座,还将组织青少年在线参与相关的知识竞赛,选拔优胜者作为“非遗小传承人”候选人;此外还将开展非遗项目体验活动,让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们有机会学习并制作非遗项目作品等等。

  “目前留青竹刻、常州吟诵、常州梳篦等非遗传承人都走进校园开展讲座了,很受孩子们欢迎。”时立群表示,这些内容是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孩子们在教科书上学不到,“常州吟诵在校园开展讲座的时候,很多孩子惊喜地发现,原来书本上的古诗词还能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时立群说,这也是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引导青少年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常州市还不断加强规范化、常态化、品牌化建设,多项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全国首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动画连续剧《东方七色花》在央视少儿频道热播,引发社会强烈关注;2018年上半年,儿童剧《青铜葵花》成功首演,10月起全省巡演;第三届“童心里的诗篇”少儿诗会优秀作品咏唱会在常州市成功举办,常州获奖数量、质量均位居全省第一。通过这些品牌项目带动,2018年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年度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形成了在全省、全国有地位、有影响的良好局面。

  以“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为目标

  志愿服务,用爱温暖一座城

  志愿服务,是文明城市的一把标尺,一颗颗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奉献他人的爱心,温暖着这座美丽的城市,也温暖着城市中每一个人心。在这个城市里,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方式与内容不断推陈出新,越发系统化、多元化……

  第三届省志交会,展常州志愿服务风采,展常州全国文明城市形象

 

第三届省志交会是历届志交会中展示规模最大、展会时间最长、参会人员最广、展会内容最丰富、展示方式最全面、展会影响最深远的一届盛会。

  9月,第三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在常州市举行,常州市用“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高水平呈现”,弘扬志愿精神,展示志愿风采。

  与往届相比,第三届省志交会呈现“八个最”特点,即展示规模最大、展会时间最长、参会人员最广、展会内容最丰富、展示方式最全面、展会影响最深远、资源运作最高效、获奖项目最多。短短2天时间,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吸引逾4万人次进馆参观,8万人直接参与活动体验,超过1200万人次在线参与。

  志交会上,常州市志愿服务参展项目获金奖1个、银奖3个、铜奖3个,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位居全省第一,常州也成为历届获金银铜奖最多的城市。此外,第三届省志交会还成功为30多个项目对接1200万元公益金,全省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对接数量创历史新高。

  “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志愿交流活动,很多其他机构志愿服务的模式给了我们启发,可以用到我们以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常州一加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孙小弟在参与了本届省志交会后感慨,今后他们将为服务对象搭建更多平台,为更多人带去温暖。

  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届省志交会是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举行的一次志愿服务盛会,它的成功举办势必让更多的市民加入到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行列,让更多的常州本土志愿服务组织提高专业化水平,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的机构、单位、社会组织广泛传播志愿文化,让更多的志愿服务提供方、需求方、支持方、参与方紧密协作,共享资源,助力常州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

  一把推子一把剪刀,全城行孝老之举,一起来过“我们的节日”

 

端午之“运河插秧节”,创新节日活动内容和形式,生动展现了传统节日的内涵。

  “80后”小伙林瑞城,只是这座城市里最普通的一位美发师,不平凡的地方在于,这10年间,他总会定期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2017年起,他还发起建立“义剪联盟”的倡议,一年半时间,全市已有49家理发店加盟,有8000多人次老人享受到这项公益服务。

  2018年敬老节之际,市文明办、市老龄办、市志愿者总会、市美德基金会和常州晚报联合向全社会发出倡议,欢迎更多热心公益的“林瑞城”一起加入到“为老服务·爱心理发”的敬老行动中来,让更多65岁以上的老人能够享受到免费理发的公益服务。

  令人惊喜的是,倡议发布短短1天时间,包含社区、志愿组织、爱心理发店等在内,共有74家单位主动要求加入,其中,报名响应倡议的爱心理发店遍布全市6个辖市区,既有位于市中心装修考究的连锁美发造型店,也有老小区居民集聚区的社区店,还有处于乡村或城郊的平价理发店。活动当天,这些爱心理发师们用一把推子、一把剪刀,用单纯的手艺,行孝老之举,让老年人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关爱,用简单质朴的行动温暖着这座城市,不仅构建和传播“天天都是敬老节”的文明风尚,也让“大爱常州”开出最美花朵。

  事实上,“为老服务·爱心理发”还只是常州市开展的创新型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中的一项内容。为大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8年常州市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着力凸显节日文化主题,扩大活动参与,营造浓厚范围,春节之“城门挂春联”、端午之“运河插秧节”、中秋之“城市候鸟,别样告白”等活动,被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光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广泛关注。(常州晚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