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两水六分田,金坛这片江东福地,山水秀丽,田野环绕中荡漾着一片江南水乡风韵。丰饶的江南水乡,不仅孕育了储光曦、戴叔伦、段玉裁这样的大家,更是让金坛刻纸、金坛抬阁、直溪巨龙等多项非遗项目在这里生生不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金坛历史文化,金坛图书馆在四楼特别设立了人文馆、古籍收藏馆和非遗馆三个特色展馆。
搭乘电梯直接上四楼,记者先来到了金坛人文馆。人文馆分为名人文献室、文史文献室、方志文献室和谱牒文化研究室四个区域。入馆内,人文馆墙面采用名人事迹展板与文献藏书柜的展陈形式,图文并茂与实物结合,仿古的深色木质书架、镂空的中式屏风展板,配以厚重朴实的文献查阅阅览桌椅,走在馆中,历史名人的重量感、文史资料的广博感扑面而来。文史文献区中实物玻璃展柜与电子查阅设备,多样的展陈形式,增强了参观者与展馆的交流互动。谱牒研究区以图文展板、博古书架、多媒体视频等多种结合,展示金坛历代谱牒作品。
与人文馆比邻的是金坛古籍收藏馆。据悉,该馆馆内的馆藏典籍全部来自于金坛古籍印刷厂的馈赠。馆内共收入藏书925种,共计13088册,其中包括精品线装典籍《永乐北藏》、《儒藏》、《中华再造善本》等716种1504函8270册;精装书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历代汇编》、《20世纪30年代国情调查报告》等209种4818册,总价值达550多万元。这些古籍本的收入,极大地丰富了古籍馆的馆藏,为提升金坛人民的人文素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
古籍馆对面便是金坛非遗馆。这里是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窗口,运用现代科技结合展板、模型等方式,将金坛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省市级非遗展项完美地呈现给大众。非遗馆分为展示区、技艺传授区两块。展示区着重介绍了金坛的非遗名录,并展示了董永传说铜像、金坛抬阁的实物模型、直溪巨龙模型。模型旁边有两台液晶显示屏,通过语音图像,了解金坛非遗文化。技艺传授区是以非遗传承人为主导的非遗学堂,以传承授课为主、展览展示为辅,普及非遗技艺,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为非遗项目提供一个传承的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