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骄阳似火的盛夏,还是北风凛冽的寒冬,常州到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务汇聚的是精神力量,标注的是文明高度。对一个城市来讲,志愿服务彰显的是一种和谐奋进的气度,蕴含的是一种心灵的温度。一个个志愿服务活动,在这座城市的精神标杆上留下精美的刻度,它们燃烧的是志愿者的奉献友爱之情,点亮的是社会大众内心的文明之光,引导人们朝着崇高美好的追求而砥砺前行。
3月5日,是第55个“全国学雷锋日”,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常州市各个角落如火如荼地展开。多年来,常州市培育了一批志愿服务骨干,孵化了一批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了一批志愿服务项目,提升了一批志愿服务社区。正是这些志愿者、志愿组织、志愿项目、志愿社区,一点点汇聚城市文明暖流,潜移默化地滋润着这座城市,润泽着千家万户。
志愿者
一个志愿者,让村里的志愿服务有声有色
“喂,小万,我外孙放学以后没人照看,怎么办?”前不久,常州市雕庄街道清溪村民张女士为这学期外孙放学后没人照看着急了半天,情急之下,她就拨通了清溪村委党总支副书记万超的电话。多年来,清溪村许多居民只要遇到事,第一个想起的总是万超,在他们眼里,他这个外来人就像“家里人”一样亲。2008年,万超进入清溪村委工作,扎根基层10年,从为民服务到利用所学创新,万超在村里把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万超(右)与残疾人家庭结对。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奚杨村村民奚秋君反映孩子无人辅导,因身体和经济原因无法送托管班。”这是万超2013年5月15日写下的一条民情日志。奚秋君是一名视力残疾女村民,丈夫是工人,女儿上小学,家境贫困。村里帮助她开了推拿店后,家庭状况才略有起色。2013年助残日前夕,万超对她进行回访,得知奚秋君正为孩子的功课发愁。“我和丈夫都没什么文化,雕庄又没有学生托管机构。”一连几天,奚秋君的这句话都回荡在万超的耳边,雕庄还有多少村民、外来务工家庭有这样的需求?
那年暑假开始,万超与奚秋君的女儿结对助学。第二年,万超和社工、大学生志愿者抱成团,创办了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青励助学会。从2014年开办至今,助学会定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带领志愿者面向困难家庭孩子提供助学服务。每逢寒暑假期与周末节假日,万超还会组织带领志愿者开办公益大课堂,课堂上开展各类形式、内容丰富的青少年活动。据了解,公益大课堂至今已累计开办500余期,服务困难家庭少年儿童万余人次。
志愿项目
一个志愿项目,让人与人更加靠近
54岁的王桂芬是住在西一社区通济桥西小区的居民,一直与年迈的婆婆居住。十多年前丈夫离家后再无音信,她本人因患有甲状腺癌造成呼吸道狭窄,时常喘不上气,多次病危进行开刀治疗。巨额的医疗费用、老人孩子的日常开销使得原本不是很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
“580”微公益联盟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服务。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西新桥一村社区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通过社区内的“580”微公益联盟帮助王桂芬缓解了一部分经济压力。在王桂芬收到救助金的那一刻,她说得最多的,就是对“580”微公益联盟的感谢与感恩。
“580”微公益联盟是荷花池街道西新桥一村社区从2015年开始实施的一个志愿服务项目,建立的初衷是希望能完善社区自治模式,引导社区居民关心参与社区事务,改变陌生人社会带来的疏离感和隔阂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同时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公益力量更多地服务本土,改善社区福利,解决社区问题。
“这个微公益联盟具备慈善救助、提升弱势群体生活质量、提供就业机会、提升社区影响力等等作用。每年平均开展健康类、便民类、文艺类等志愿服务20余次。这个联盟也不同于传统的救助帮扶,它通过与爱心企业签订认捐协议募集慈善爱心基金,实现了爱心基金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创新了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模式。”西新桥一社区书记周俊告诉记者,现在“580”微公益联盟还成为社区内不少老军医、老干部发挥余热的阵地,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在整个社区营造出了全民公益的氛围。
志愿组织
一个志愿组织,让新市民子女融入第二故乡
每到周末,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小陆总会来到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微公益志愿服务中心的周末课堂,这里有志愿者老师耐心辅导、组织活动,还有很多小伙伴在这里画画、阅读。
小陆跟小伙伴们都是跟随父母来到常州的“新市民子女”。如今,他们把服务中心当成第二个家,跟志愿者们相处得就像一家人。
“他们的父母周末很忙碌,孩子的日常安全教育缺乏,课后学业无人辅导,又很渴望课外活动,所以一到放假就很苦恼。”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微公益志愿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黄建兵说,服务中心2016年成立,创建了由社工、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护理员、教师人员组成的专业服务队伍。他们以新市民子女为服务对象、以社会组织为服务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为服务手段,建立了“传递关爱 点亮未来”关爱新市民子女健康成长项目,让新市民家庭的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心,也助力他们更好融入常州这个第二故乡。
春江微公益志愿服务中心邀请消防员为学生带来“安全防护知识大餐”。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针对学生学业无人辅导的问题,服务中心邀请安家中心小学的教师为学生定期辅导语文、数学等课程;针对学生情感失落的问题,邀请常州市心理咨询协会讲师展开心理辅导;针对学生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等问题,邀请新北区人民法院青年法官和安家派出所民警、消防员带来“法制大餐”和“安全防护知识大餐”;为了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感恩意识和爱国意识,2017年,服务中心还组织了“三八节感恩母亲”道德讲堂、走进地铁工地慰问施工者以及清明节祭扫烈士活动。
“到目前为止,累计参与志愿者6000人次,累计服务时间达1.5万小时。仅‘周末课堂平台’就已为辖区50名新市民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志愿服务。”黄建兵说。
志愿社区
一个志愿社区,让居民共享邻里幸福的温暖
2月25日下午,戚墅堰街道河苑社区活动室里欢声笑语不断,一场“和谐闹元宵,浓浓邻里情”活动正在举行。
“来来来,煮好了,尝尝我们的手艺。”热气腾腾的元宵端上桌,志愿者王宝芬招呼着大家。桌上坐着的,是社区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家庭等帮扶对象。品味着甜甜的元宵,看着热闹的歌唱、相声、迪斯科表演,大伙儿乐开了花。
戚墅堰街道河苑社区的志愿者们与社区里的帮扶对象共同举办“和谐闹元宵,浓浓邻里情”活动。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王宝芬今年80岁了。忙碌了好一阵子的她却顾不上休息,社区里还有些行动不便的高龄孤寡老人、病患家庭,她另外备好了汤圆,得尽快把温暖送上门。
“像王宝芬这样热心的志愿者,在河苑社区不少。”河苑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肖慧玲介绍,河苑社区自2000年成立以来,就围绕居民群众之需,不断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该社区光老龄志愿者就有123个,青年志愿者超过250个。大家以实际行动进行“爱心传递、文明接力”,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在社区的统一组织下,“苑爱帮帮你”“党员义工365”“心灵氧吧驿站”等志愿项目开展得热火朝天:志愿者定期上门慰问困难群众党员、孤寡老人,对他们嘘寒问暖,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对于单亲子女家庭及留守家庭,社区常年组织青少年书法培训以及寒暑假期间的各类教育活动;围绕居民的教育需求,社区还组织法制教育、科普等教育培训,针对有创业、就业愿望的居民进行烹饪、烘焙、绿化等专业技术培训开展讲座。
一份倡议
一起来参与九大志愿服务行动,传递“爱常州”文明新风尚
志愿服务是美好的道德实践。每个星期六,我们总能在人民公园雷锋广场看到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贴近百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从3月10日起,2018年雷锋广场志愿服务活动将继续开展。这周将由常州市粮食局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为市民提供志愿服务,志愿者们将为市民提供粮油鉴别知识、粮食收购政策、放心粮油消费、爱粮节粮等咨询服务。
燕兴社区元宵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图片来源:常州晚报
2017年以来,常州市结合“文明江苏”志愿服务行动和“百团万人”爱常州志愿服务大行动的要求,开展了九大志愿服务行动,倡议市民朋友积极参与“文明常州”系列志愿服务行动,争做文明常州人。常州晚报与常州市志愿者总会共同发起倡议,号召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常州市九大志愿服务行动,你我行动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
常州市九大志愿服务行动分别为:
文明风尚倡导行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从“爱、敬、诚、善”点滴做起,传递“爱常州”文明新风尚。
文明礼仪普及行动。开展文明礼仪普及宣传,认真遵守“市民文明公约”,强化自我约束,争做谦恭有礼的常州人。
文明环境优化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的良好生活模式,从爱我家乡水、节能减排、倡导垃圾分类做起。
文明窗口优质服务行动。弘扬时代新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建设文明窗口。让我们拒绝“冷、硬、卡、拖”,用“友善、真诚、热情”的服务态度,温暖你我他。
文明旅游提升行动。花木皆有情,言行要文明,足迹所到之处,让我们用行动呵护美景,遵德守礼,文明出游。
文明交通劝导行动。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广泛传播自律、包容、文明、礼让的文明交通理念。宣传交规和安全出行知识,自觉遵章守法,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
文明校园共建行动。志愿服务在身边,文明校园我先行,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提升文明素养,积极创建文明和谐校园。
文明社区守望行动。主动关爱老、幼、病、残、弱,通过邻里互助,传递友爱之风,营造温暖社区环境。
镇村文明新风行动。推动志愿服务城乡联动,带头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 建设美丽乡村。(常州晚报 闻铭 郑雨露 刘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