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基地巡礼:瞿秋白纪念馆年参观人次约30万
发布日期:2018-04-02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编者按

  党性教育基地,是广大党员干部重温革命传统、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阵地和学习优良作风、陶冶革命情操的重要课堂。

  常州拥有独特而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从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到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新时代,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在常州留下了鲜明印记,许多杰出的常州儿女在时代进程中大放异彩。

  2017年起,常州市组织实施全市党员教育“3211工程”,其中将重点建成一批党性教育基地,用身边的资源教育党员干部,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作为,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提供坚强保证。

  即日起,常州日报陆续介绍常州市党性教育基地概况及相关故事。

  基地巡礼

  瞿秋白纪念馆由故居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

  瞿秋白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瞿氏宗祠。1985年,在瞿秋白故居内设立的瞿秋白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在故居旁新建瞿秋白纪念馆,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展示秋白生平事迹,全面、公正、科学地展现其革命的、光辉的一生,是全国唯一全面收藏、陈列、宣传、研究瞿秋白同志生平业绩和思想精神的人物纪念馆。

  近年来,瞿秋白纪念馆努力打造党性教育的“红色熔炉”,营造党性培养与锻炼的浓厚氛围,使之成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践课堂。依托“瞿秋白故居原状陈列”和“瞿秋白纪念馆生平事迹展”这些独特而鲜活的教育资源,使党员干部身临其境,经受心灵震撼、灵魂洗礼,进一步纯洁党性,坚定信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据统计,建馆30多年来,瞿秋白纪念馆年参观人次约30万。

  馆长的话

  日前,常州三杰纪念馆负责人黄明彦说——

  我们马上就将迎来瞿秋白诞生120周年纪念日,纪念馆即将开始陈展提升工作。我们将进一步从突出红色基因、展示资源特色、完善硬件设施、创新传播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强和改进红色资源的管理、建设和应用,使之形成符号、堪称经典,成为伫立在常州的一个红色圣地和精神高地。

  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总结提炼好包括瞿秋白在内的常州三杰精神,进一步发掘更多震撼人心、塑造灵魂的红色文化素材,以此来不断提升和丰富常州红色资源的内涵和价值。

  此外,我们还要探索更多的红色资源转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譬如,提炼红色文化素材,进行艺术再创作、再加工,在讲好红色故事中提升其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我们也会将秋白精神普及到校园、社区,让一个有血有肉的秋白走到常州市的每一个角落,走到老百姓的心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精神优势。

  基地故事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江苏常州,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从1925年起, 瞿秋白先后在党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 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一、共产主义的盗火者

  1917年春,瞿秋白随同堂兄瞿纯白到北京。原本秋白要报考北京大学,但付不起学膳费,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被考取,于是考入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五四运动爆发后,年仅20岁的瞿秋白怀着满腔热忱,积极投身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并成为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每当街头演讲时,他总是痛陈时弊、慷慨激昂,故而深受群众欢迎。求学期间,瞿秋白参加了李大钊、邓中夏等人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李大钊的指点下,瞿秋白很快就明白了“社会”的意义,“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他开始在《新社会》上发表一系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0年他以《晨报》特约记者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先后撰写了《共产主义人间化》《饿乡纪程》等著作,介绍新生的社会主义俄国,歌颂马列主义的胜利。1921年5月,经张太雷介绍,瞿秋白加入了共产党。

  1923年回国后,他翻译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的一些重要著作,在他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上撰文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他主持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专门开设马克思主义课程,他亲自编写讲义并上课讲授,他编的讲义直到1934年仍是中央党校的主要教材。他最早接触到中国民主革命同旧式资产阶级革命在性质上的区别问题,提出并一贯强调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他早就认识到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并坚定地支持毛泽东从事的湖南农民运动。他很早就写文章论述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作用,提出必须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等。

  二、革命危局的担纲者

  1927年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都是不寻常的一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举起屠刀对共产党实施屠杀政策,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公开背叛革命。短短几个月,上百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倒在了血泊中,党的基层组织绝大部分被破坏。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几乎遭到毁灭性重创,中国革命处在迷茫的十字路口。

  在党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年仅28岁的瞿秋白受命于危难之际,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重要贡献。八七会议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瞿秋白以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极大的政治勇气,担负起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任。

  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之后,瞿秋白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 离开了党中央的领导岗位。但他并没有因困难而退缩, 而是主动走进革命的文学领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1931年1月到1934年1月,在夜气如磐的上海,他整整三年同冯雪峰、鲁迅、茅盾、丁玲、夏衍等共同战斗在革命的左翼文化战线,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坚持信仰的殉道者

  1933年末,瞿秋白接到临时中央来电,要他去中央苏区。由于当时临时中央“左”倾路线作怪,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同行的要求也未被批准。瞿秋白在上海匆忙地把近三年的著作、译作稍作整理后,就辞别了鲁迅、杨之华,启程去江西。他化装成医生,在武装交通员的掩护下,于1934年1月才辗转到达瑞金。

  1934年秋天,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红军被迫撤离苏区,进行长征。中央红军长征后,瞿秋白留守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2月瞿秋白在转移途中被捕, 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如获至宝, 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 但都被他严辞拒绝。他对劝降者说:“人爱自己的历史, 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 请勿撕破我的历史。”6月18日,福建长汀,面对森严的法场,瞿秋白神色不变,手夹香烟,轻唱着自己谱译的《国际歌》,坦然走向刑场。他盘膝而坐,微笑着对刽子手点头说:“此地甚好。”随即含笑饮弹,年仅36岁。

  瞿秋白最终以鲜血和生命诠释了自己的信仰。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时,高度赞扬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常州日报 组宣 陈娜 唐文竹)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