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常州市文明委决定对原《常州市民文明公约》进行修订,并于3月7~18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常州市民文明公约》。据介绍,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目前常州市正推进全域文明全新出发,制定一部传承历史文化、富有时代特征、切合常州特色、简明易记易行的《常州市民文明公约》,不仅有利于推动广大市民了解城市文明、融入城市生活、增强城市认同,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市民文明公约的引导、规范和约束作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短短12天的征集活动,共收到7000多条市民投稿,征集活动工作人员史菡子告诉记者,这些作品中有来自常州市热心市民的,也有来自其他省市的,“大部分的作品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准,富有常州特色,可见作者花了许多心思,体现了他们对常州文明城市发展的高度关注”。
他写的公约像“三字经”: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带有时代特色
在一众市民投稿中,郭超的投稿显得略有不同,他写的公约就像一首“三字经”,每句都只有三个字。
“我觉得市民文明公约应该是那种朗朗上口的,咱们小时候最会背的就是《三字经》了,几乎每个人都会,我写的公约也给身边的人看过,他们还开玩笑说像儿歌。”郭超告诉记者,他在创作时尽量让公约内容可以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尽可能带有时代特色,让语言通俗易懂,便于传播。
郭超还提议,新《常州市民文明公约》出台后,在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可以借助新媒体,比如H5,“大家现在看手机比较多,我就是通过常州网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到的征集消息”。
他的投稿都是生活中的有感而发:从自己做起,大家相约做个文明人
与郭超相比,周二中的投稿内容更像是生活中的有感而发。“我写的内容都是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写的,比如文明出行啊,光盘行动啊,大致是在家庭、邻里、出行、环保等几个方面。”
周二中告诉记者,文明公约不能停留于喊口号,要成为对市民行为的一种鞭策,一种约束,让每个人都能根据公约对照自己,看自己有哪些没做到。
在周二中看来,修订新的《常州市民文明公约》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时代在发展,身边的生活环境在变化,大家对文明的理解已经有了更深层的想法,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从我做起,自我对照,大家约好,做一个文明人”。
他一下子投稿三篇:融合市民智慧,打造有高度的公约
70岁的张秋生是常州市志愿者圈子里的老熟人了,市里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活动,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这回面向社会征集新《常州市民文明公约》,张秋生也积极参加。
“在2013年市文明办组建市民巡访团时,我就是第一批成员,后来我年纪大了就退了出来,但我一直都关注常州文明城市发展,想为常州文明城市建设出一份自己的力。”张秋生说,现在城市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是时候修订新的《常州市民文明公约》了。
这不,认真的张老一下子投稿了三篇。他告诉记者:“我三篇都不一样,有四字一句的,有五字一句的,还有七字一句的,都是从宏观上去引导大家要讲文明,并不是那种面面俱到的。我这回特意想了一个新词,就是把我们常州市民称为‘运河儿女’,让大运河的那种开拓精神也能在我们之间继承发扬。”
张老还说,他参加这次征集活动,只为了那份自豪感和参与感,“我就希望能融合全体市民的智慧,打造一个有高度的市民文明公约”。(常州晚报 文明 郑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