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巡礼
张太雷纪念馆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和平路子和里3号,由张太雷旧居、张太雷纪念馆两部分组成。
张太雷家的院子。图片来源:常州日报
旧居于1987年12月12日广州起义暨张太雷英勇牺牲6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馆名“张太雷故居”由邓小平题写,为一座二进三开间木结构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纪念馆以张太雷革命足迹为线索,浓缩张太雷29个春秋的图片、油画、实物等珍贵历史资料,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与艺术手法,展现张太雷同志革命、光辉的一生。
张太雷纪念馆。图片来源:常州日报
自开放以来,张太雷纪念馆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参观者300多万人次,先后出版了《张太雷传记》《张太雷年谱》《回忆张太雷》《张太雷文集》《醒世惊雷》等20多本研究张太雷的书籍,是全国唯一集缅怀、纪念、宣传、研究张太雷同志事迹与精神于一体的专业馆。
张太雷生平事迹陈列室。图片来源:常州日报
目前,张太雷纪念馆正在进行紧张的改建施工和陈展提升,将于2018年6月17日张太雷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时重新对公众开放。
馆长的话
日前,常州三杰纪念馆(常州名人故居管理中心)副书记、副主任赵德文说,张太雷纪念馆重新开放后,将从四个方面作出探索。
一是探索将实体纪念馆与网络纪念馆融合贯通。在实体纪念馆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空间分享、展示馆内的收藏品和研究成果,方便各地群众参观、了解、学习太雷的事迹和精神。同时探索将张太雷不同时期走过的足迹串点成线,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展示。
二是探索学术研究方面文献资源在线上与线下的利用和服务模式。目前,很多原始资料和学术成果都是纸质形式,研究者需要到纪念馆或图书馆查阅。将来,将探索将这些资源数字化,并上传到网络,方便大家检索。
三是探索将张太雷学术研究与高校资源进行整合。目前,纪念馆的专职学术研究人员还不多,将向在常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各界爱好人物专题的研究者寻求帮助,更专业、更深度地研究太雷;同时,计划让现有的研究人员走进高校,与学生结对,共同研究太雷,一方面能为大学生的学位论文提供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将太雷的事迹宣传得更加广泛。
四是探索专业讲解团队与义工讲解团队交叉服务。馆内的专业讲解人员有限,将发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喜欢太雷、研究太雷的群众加入,让更多的人成为常州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更好地打造常州特有的三杰文化、红色文化名片。
基地故事
1921年,张太雷作为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启程赴苏俄前夕,给妻子陆静华写了一封家书。这封家书是用毛笔写在一张普通的信纸上,是张太雷现存的唯一一封亲笔家书。这封2000多字的家书内容丰富,情真意切,不仅展现了张太雷投身革命前后的思想转变和人生追求,而且可以看到一个年轻的共产党人对家庭妻子的责任担当。
“……我立志要到外国去求一点高深学问,谋自己独立的生活。我先前本也有做官发财的心念,所以我想等明年去考高等文官考试;但我现在觉悟:富贵是一种害人的东西。做了官,发了财,难保我的道德不坏。常常在官场中混,替那些不好的人在一起,嫖赌娶妾的事情或不能免……你可以趁这个时期中用一点功。你一定要进学堂的,所费亦不算多。你第一要选择你所最擅长的功课,学习了可以使你独立……你学好了这两样,你很可以自立了;那时你是一个独立的女子了。比较那种女子只做男子的附属品,要荣耀得多呵……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所以你我不必一味是一件可忧的事。我们应该在这时期中大家努力做,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这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呵……”
从这封家书的手迹原件上,可以看到有不少删改痕迹,想必张太雷落笔之际的情形颇为仓促。当时,张太雷年方23岁,已与陆静华成婚3年。从家书的内容看,应是对陆静华某次来信的回复。在来信里,陆静华很可能流露出了一些对张太雷前途的担忧。所以,张太雷才在信中用通俗的语言,向文化程度不高的妻子说明自己放弃参加高等文官考试,“立志要到外国去求一点高深学问”。他还希望妻子可以进学堂学文化,成为一个独立的女性;安慰她现在的离开是暂时的,是为了谋求将来永远幸福;勉励彼此在分离期间都要努力做事,细心地告诉妻子如果生活上有困难,可以找张太雷的朋友帮助。
张太雷去外国求的“学问”,即是赴苏俄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投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时张太雷已经翻译了大量马列主义文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协助李大钊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成员。写这封家书时,张太雷正接受组织派遣,即将赴苏俄参加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
但为了保守组织的秘密、保护家人的安全,这一切工作张太雷都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家人毫不知情。张太雷写过不少家信,都交由妻子陆静华保管,但此后因为战乱、搬家等缘故都遗失了。这一封家书能够“幸运”传世,是因为张太雷的二女儿张西蕾在参加革命之际就将它随身带了出来。因深知国民党多年来视张太雷为“匪首”,此信一旦暴露将十分危险,于是张西蕾将信的抬头和落款都剪掉了。皖南事变之前,为防不测,张西蕾还特地托付薛暮桥同志将此信带到了苏北。20世纪50年代末,张西蕾将它交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保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温这封写于97年前的家书,我们仍能感受到一个年轻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常州日报 唐文竹 李寅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