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典雅花园广场的一加暖暖烘培坊,从本周开始进入试营业。和其他烘培坊不同,这里有6位员工是残疾人,4位全职、2位兼职。
“一加爱心社有非常多残疾人,其中手脚不便的不在少数,他们想要就业非常难。”“90后”黄嘉盛在2011年,因为偶然间看到了玫瑰义卖,加入了一加爱心社,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在查了大量资料后,黄嘉盛决定开一家烘培坊,“烘焙间、茶饮制作的工作,其实非常适合残疾人。”
有了想法后,黄嘉盛曾前往新疆一家大型连锁烘焙店考察,“听说我想要聘用残疾人后,对方并不建议我这样做。”对方的理由非常简单:残疾人不适合从事餐饮行业。
但事实是,在常州市的中吴实验学校(原市聋哑学校),烘焙是必修课,“虽然最终实际从事这一行业的残疾人,非常少。”
烘培坊的后厨,有一位聋哑员工,黄嘉盛希望她能学习做面包,“面包比蛋糕要难,我希望她既能提升自己的烘焙技能,还能教更多的残疾人。”
“这家烘培坊是第一步尝试,理顺后,会复制更多的烘焙店。”黄嘉盛说,目前,店里的员工有50%是残疾人,“到后续的店,我希望这一比例到80%。”
除了聘用残疾人,一加暖暖烘培坊会营造一个更贴近志愿服务的环境,“我们的二楼会开展一些手语教学活动,会安排残疾人做手工娃娃,由店里进行包销。”而这些,也都可以复制到后续的每一家店。
在聘用一部分残疾员工之外,黄嘉盛更希望一加暖暖烘培坊在自己“站稳”后,能为一加爱心社“输血”,“把烘焙坊净利润的30%给一加爱心社,用于聘请一个专职的管理团队,帮助它搭建一个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公益生态圈。”
捐30%净利润的条件,曾吓退了5位投资人,好在还是有2位投资人认同了黄嘉盛的理念。
对于初生的一加暖暖烘焙坊,黄嘉盛希望靠实力说话,靠产品的质量、口碑让市场记住一加暖暖烘培坊。
“虽然我们有部分员工是残疾的,但我们的产品、服务不残疾。”(常州日报 黄洁璐 王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