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常信院学生:寻访有温度的改革开放40年
发布日期:2018-08-16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暑假过去大半,就读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安172班的钱天赐同学回到家乡南通崇川县。与以往暑假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回家他还带着一个特殊的任务——寻访身边有温度的改革故事。他决定拜访村里年长的老人,听他们说说过去的历史。

  70岁的朱奶奶告诉钱天赐,在改革前的农业合作生产时期,因为条件比较艰苦,队里除了队长,还有会计。会计负责计算工分。工分的大小分为一、二、三等功劳。能干重活的就是一等功劳,能拿8-10个工分。差一点拿6个工分。剩下的老人、孩子就拿3-4个工分。“那个年代,基本就是解决温饱。”朱奶奶回忆道。

  钱天赐随后拜访了72岁的汤爷爷,从爷爷口中了解到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我有近4亩田,一块田在自家门口,其余两块分在别处。一般上半年种小麦,下半年种水稻。收获的粮食留下家里面吃的,至少能卖两千多块。散地、田垄,河边种上菜籽,也能换出百来斤菜油。1996年的时候,儿子成亲,特地把在地门口的3间平房推了,给盖了间2层的楼房。还记得我在这里面请人喝喜酒后,躺在这房子里,一晚上没睡着,心里就不停的想,这日子真好。”

  70岁的吕爷爷则高兴地说:“2006年,国家不收粮食税了。对于我们这些大户,田比较多,缴的就很多。这突然不用缴了,担子就轻了。不仅如此,没过多久,就不是你掏钱了,是国家补贴钱给你让你种。国家对农民的政策越来越好,种田也有了出路,手里的田不荒废,有农保生活也有保障。烦心事都没了,日子越过越幸福。”

  钱天赐表示,之前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土地承包等历史,总觉得是印在书本上的历史而已,这次通过与爷爷、奶奶们的聊天,真切感受到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对农村、对农民的影响,也更能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了。

  策划此次活动的思政专职教师倪琳妍表示,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如何将抽象的历史让“95后”甚至是“00后”大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就需要实践平台,让学生真实地触摸到身边的变化。这次寻访活动,还有同学专门制作了常州公交站台的变迁视频,也有同学细心地寻访家乡变迁。他们与身边前辈、长辈交流,从而了解到过去40年那些真实而鲜活的细节,并用文字、图片、视频去记录这段历史。据悉,开学后,倪琳妍将整理好这些故事,用于课堂上分享。(常州日报 黄丽娟)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