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原始社会出现在陶、玉器上的纹样与汉字最初的样子非常相似,由此论证了书画同源。”从本学期开始,每周三下午放学后,都会有一堂国学课在天宁区解放路小学进行。
上课的老师名叫陶怡,她既不是这所学校的老师,也不是学生的家长,而是天宁区委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她创办的春帆社团,是天宁区委宣传部培育国学文化工作室公益创投项目,目前在常州市解放路小学试点,利用学生放学后的“延时班”,免费开设国学课堂,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我喜欢上陶老师的课,可以学到许多课堂上没有的传统文化。”该校三年级学生张径舟说,平时放学后除了写作业就是参加各类兴趣班,接触国学的机会不多,国学课堂契合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陶怡从小专业学习书法,是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是利用自己的特长,以公益课堂等形式弘扬与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初设想让孩子们了解汉字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国古代文化。”陶怡介绍,课程以纹饰为知识切入点,教授与之相关的刻画载体、器型等相关内容,延伸至早期文字和绘画的表现形式,论证书画同源,使得绘画与文字学知识同步传授。
同时,课堂还将以文字源流、《说文解字》简介以及背后的古代科学、《说文解字》的阅读法以及篆书基础字根的认识等为主要内容,还原汉字上古时期的面貌,教授汉字字形的演变,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理解汉字的构造,启发学生探索汉字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考虑到一个人的知识有局限性,为了让孩子能听到更专业的讲解,陶怡还邀请了苏州玉石文化协会副会长朱文靖、江苏省竹刻研究会副秘书长徐敏、常州画院特聘画师张家毅等名师作客课堂,为孩子们传道授业。
目前国学课堂共吸引了28位学生报名。(幸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