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公开推荐、网络投票评议、主办方综合审定,2019年1月、2月“常州好人”评选结果揭晓。他们是助人为乐的公交爸爸公交妈妈、志峰团队、朱锦凤、陈锡厚和黄建国;见义勇为的谢阿金、石德银和周民;诚实守信的宋小华;敬业奉献的殷玉华和孔娟;孝老爱亲的邵民明、陈良华和邵介娟。据悉,这批“常州好人”是从32名候选人中产生的。
类别:助人为乐
1、公交爸爸公交妈妈:一路护航学生成长
1972年5月出生的胡万鹏,是“公交爸爸、公交妈妈”的活动负责人。
从2011年起,溧阳市交通局推出“公交爸爸、公交妈妈”服务,将农村学生上下学公交化服务工作从车厢延伸至车外,对到终点站没有家长接送或接送困难的学生,由驾驶员负责“两头接”,7年多来安全接送学生达10万余人次。通过职工捐助,为农村孩子建立爱心基金,实行结对帮扶,并建立了交通书屋等,他们的爱心之举深深扎根在溧阳农村孩子心间。这项服务获“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标兵项目奖”等。
2、志峰团队:小剪刀大爱心
1986年9月出生的夏志峰,是志峰团队负责人。
自2012年起,夏志峰每个月都会带着自己的员工到省庄敬老院,为30多位孤寡老人免费理发,他们的贴心服务让老人们感到暖心又贴心。除到敬老院,志峰团队还走进横山桥镇阳光学校等开展义务服务,一把小剪刀,剪出了浓浓的大爱。
7年间,志峰团队已为近3500人次免费理发,用他们的善举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孩子感受到了人间关爱和温暖,向更多人传递着正能量。志峰团队成员承诺:这样有意义的善举,将一直坚持下去。
3、朱锦凤:社会妈妈母爱无疆
1931年11月出生的朱锦凤,是清潭永红街道的居民。她既是社区的老党员骨干,也是大家公认的“社会妈妈”。
得知社区保洁员潘师傅的孙女潘梦月没有父母,朱锦凤二话不说视孩子为己出,把孩子的日常生活料理得妥妥当当。多年来,朱锦凤还资助两名贫困学生,帮助其圆了大学梦。由她一手创建的“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坚持为民服务20年,成为市志愿者团队的一面旗帜。近年来,朱锦凤先后获评“十佳热心城管市民”“常州市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4、陈锡厚:退而不休的外科医生
1944年9月出生的陈锡厚,是天宁区丽华陆家村136-1号居民。
陈锡厚是常州名医陈士青之子,继承家学,19岁开始行医,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曾担任市儿童医院院长、市医学会会长。
2005年退休后,陈锡厚主动承担村里健康知识宣讲员和免费义诊员,10多年来义诊居民上千人,成了村里居民的“私人医生”。几年前,他还在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赠手续,把遗体捐赠给国家进行科研。
5、黄建国:热心好司机
1977年8月出生的黄建国,是常州公交集团巴士公司202车队63路驾驶员。
2018年12月16日晚,黄建国驾驶公交车至站北广场终点站时,发现一小男孩仍未下车。细心的黄建国便询问小男孩,了解到家庭住址后,立即把他送回了香梅花园小区。没想到,这个小男孩到了小区并没有回家,仍旧选择了出走。这下,黄建国着急了,一路倍加留心,希望能再次发现他。
18日上午,当驾车行至戚墅堰时,黄建国发现了正在站台上等车的小男孩,立即将他喊上车,带到终点站后,通过寻人启事上的联系方式找到了他的母亲,使他安然回到了家。
类别:见义勇为
6、谢阿金:七旬老党员奋勇跳水救人
1950年7月出生的谢阿金,是溧阳市昆仑街道新昌后房村村民。
去年8月9日上午9时左右,在溧阳市昆仑街道新昌村,一位老太太带着孙子孙女驾驶电动三轮车,因避让前方车辆,不慎连人带车一起冲进了水塘里。就在这紧急关头,正在村委办事的谢阿金闻声赶来,不顾自身安危,迅速跳入水塘中,与新昌村委的蒋立新和彭建元,合力将祖孙三人救上了岸。
7、石德银: 跳水救人扬正气
1965年9月出生的石德银,是天宁区雕庄街道优胜村村民。
去年6月3日上午9点多,在桃园新村对面的南港码头,一名21岁的女子不慎掉落运河中。此时,正带儿子练习划皮划艇的石德银,狂奔100多米,纵身跃入河中,竭尽全力把落水女子救上岸。看着该女子被救护车接送去医院时,石德银才安心地带着孩子默默地离开。
8、周民:路遇病人出手相救
1969年2月出生的周民,是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
去年12月2日下午3时许,一男子在动车上突发癫痫,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命悬一线。紧要关头,周民上前对患者实施侧身、拍打、清理气道等紧急救援,直到情况好转。临下车时,周民不忘叮嘱患者的儿子,要注意防范这类疾病的相关事项。当天,周民的救人事迹被传到网上,24小时内浏览量突破90万+,400多人为其点赞。
类别:诚实守信
9、宋小华:诚信打造“建筑航母”
1951年1月出生的宋小华,苏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40年前,从起重吊装起步,宋小华视产品如人品,信守承诺、勇于担当,如今已成为全国压力容器安装和特大吊装领域的行业先锋。他承接的工程项目,曾获中国优质工程“鲁班奖”。
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宋小华不忘承担社会责任,成立了苏华建设集团爱心基金,为困难职工家庭及社会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多年来,已累计资助各项慈善事业超过500万元。
类别:敬业奉献
10、殷玉华:乐在低门槛里做“道场”
1959年11月出生的殷玉华,是金坛区金城镇元巷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
2002年,殷玉华担任金坛区金城镇党委宣传委员时,在金城镇建立了通讯报道组,发展了100多名基层信息员,捕足最基层一线的新鲜事、感人事,每年被《新华日报》《常州日报》等媒体录用的新闻稿件多达400篇以上。
2015年,退休后的殷玉华,服从组织安排,担任元巷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经过她的3年大破大立,把拥有3245户7145人的安置社区管理成了全国减灾防灾先进集体,其文体综合服务站工作名列全市先进行列。
11、孔娟:80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
1985年6月出生的孔娟,是青龙街道沣航儿童学习能力训练与康复中心负责人。
2014年3月,名校硕士生孔娟创办了沣航儿童学习能力训练与康复中心,专业从事儿童学习能力开发、儿童行为矫正训练等。5年来,招收了80个自闭症孩子,经过康复训练及系列脱敏训练,孩子们的各种刻板行为都逐渐得到缓解。由此,孔娟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妈妈”。
2017年,沣航中心获评市优秀女性社会组织,孔娟也被聘为家庭教育讲师。
类别:敬老爱亲
12、邵民明:残疾汉子救前妻
1983年9月出生的邵民明,是武进高新区北区居民。
2017年4月,邵民明与妻子李娟因孩子教育问题产生矛盾,导致婚姻破裂。没想到,离婚两月后的李娟被查出患急性白血病(AML-M2型)、慢性乙型肝炎。
得知此事的邵民明,不顾自己腿部的残疾,仍回到前妻李娟身边,每天细心照料前妻,洗衣服、洗被单、擦身,甚至还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拼凑医药费为李娟积极救治,表现出一个男人的豁达与情深义重。
13、陈良华:36年夫妻同心照顾瘫痪哥哥
1960年5月出生的陈良华,是春江镇闸北村委芮家村村民。
陈良华的哥哥陈晓华今年已69岁,19岁时因病风瘫,至今已卧床50年。自从母亲去世后,照顾哥哥的重任就落在陈良华夫妻肩上。尽管家里清贫,但夫妻俩照顾哥哥却丝毫不马虎,宁愿自己吃苦,也不委屈了哥哥,一日三餐、擦身清洗,样样料理得妥妥当当。36年如一日,邻居都夸“陈良华夫妻俩勤劳又善良,是大好人”。
14、邵介娟:长嫂如母撑起“幸福伞”
1954年7月出生的邵介娟,居住勤业路40号。
1973年,邵介娟嫁给了陈家老大陈海棠。陈家有弟兄四个,姐妹两个,其中小弟是刑释解教人员,弟媳在侄子7岁时患肺癌去世。这么一大家子,都由邵介娟照顾着,对侄子更是视如己出。在她的带领下,陈家媳妇和出阁的姑娘都学会了操持家务,料理全家饭菜,确保这个大家庭天天有干净衣物穿、顿顿有香喷喷的饭菜。
如今,邵介娟的女儿也已成家立业,小夫妻俩以母亲为榜样,也默默地为这个大家庭出力了。(常州日报 闻铭 秋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