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内容
周末关爱:“养他一辈子,我心甘情愿”
发布日期:2019-02-22   来源:常州晚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他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养他一辈子,我心甘情愿。”84岁的曹爱娣侧头凝视着躺在床上“长不大”的儿子,向记者讲述起了自己一家的故事。半个世纪前,一场突发的病毒性脑炎,让邵全明的大脑永远停留在了4岁,父母的恩情却护佑孩子长大至今。

  如今,夫妻已经从年富力强变得步履蹒跚,但是凭着父母之爱,日复一日照顾着残疾的儿子邵全明,50年来无怨无悔。

  一场突发疾病,4岁的孩子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时间回到50年前,在家人的期盼下,曹爱娣生下了男婴,当时邵德胜还在江西部队,曹爱娣一个人一边工作,一边带着孩子们,虽然辛苦,但也充实。

  不过,这样的日子没有几年。邵全明4岁的时候,一天突然高烧抽搐,烧退后这种抽搐仍时常发生,曹爱娣急坏了,苦于当时医疗条件差,她只能背着孩子,急行几公里,赶到距离最近的卫生院进行治疗。然而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家庭的宁静,邵全明被诊断出患上了病毒性脑炎,一直抽搐甚至不能站立则是脑炎产生的后遗症,孩子已经错过了治疗期,落下肢体一级残疾,失去自理能力,一辈子就只能这样了。

  面对残酷现实,曹爱娣痛苦难当,当即告知远在江西部队的丈夫,邵德胜立即赶了回来。当时,家中并不富裕,还有几个孩子需要养活。老幺成了拖累,需要人时时陪伴。“那时候,也有别人家的孩子跟他情况一样,但是常常年少就早早夭折,或者是落入卤水塘中溺死,或者是不明原因失踪。”曹爱娣说,也有人偷偷劝过他们将孩子舍弃,但是,他们严词拒绝了。

  “他就是我身上的一块肉,我怎么舍得?就是一把屎一把尿,我也要把他抚养大,让他好好走完一辈子。”曹爱娣说,夫妻俩将儿子视为了自己的肩头责任,将孩子看做了不肯长大的“四岁娃”。

  为了治病,他们什么办法都试过了

       那时,曹爱娣在东风针织厂工作,一个月只有36元,要给儿子看病又要养活一家老小,着实不易。思虑再三,邵德胜放弃了自己的前程,从江西回到常州,找了一份工作,贴补家用。

  回想起那些年给孩子治病的日子,曹爱娣眼角泛起泪光。当时她听说寨桥那边有个有名的老中医,专门针灸治疗儿童疾病,便和母亲带着儿子三天一趟地往寨桥赶。邵全明因无法直立、行走,曹爱娣便用绳子把他绑在背上,每次都要背着儿子从湖塘走到当时的南夏墅码头,然后在南夏墅坐船到坊前,单程就要花三四个小时。

  这样三天一次的针灸,持续了四个月,眼看邵全明没有一点起色,最后只好放弃。后来,一家人也尝试了各种方法,给邵全明吃了很多药,甚至连一些民间偏方都试过了,最终却也没有一点效果。“慢慢地,我们一家人也就接受了这个现实。”曹爱娣说道,没办法啊,日子总要过下去。

  在老两口心里,儿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这些年来,夫妻俩如同照顾新出生的婴儿一般,照顾邵全明起床、洗脸、洗澡、吃饭、上厕所、睡觉。这一照顾,就是50年时光。

  在夫妻俩看来,儿子依旧活在他永远的四岁里。受脑部发育的限制,孩子依旧无法与外人进行有效交流,但他的耳朵却是格外灵敏。“我们俩年纪大了,耳朵听不清了,有时听见敲门还是他提醒我们。”曹爱娣看着躺在床上的儿子又爱又怜道,“虽然口齿不清,但我们知道他想说什么。”

  如今都已经80多岁的邵德胜和曹爱娣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关节都已经严重退化,照顾儿子更是难上加难。“不知还能照顾多少年!”老两口也总为今后的事儿担忧,但眼下,“能照顾几年便照顾几年”是他俩的共识。(常州晚报 王华 吕亦菲 图文报道)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