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杭大运河与采菱河交界处的采菱村一角,有一幢占地775平方米的二进园林碑廊式古建筑,古色古香、璀璨夺目。这幢建筑便是1916年修缮、2007年修复的市级文保单位——晋陵白氏宗祠。与其他祠堂终日朱门紧闭不同,白氏宗祠是我市百余祠堂中唯一一个天天对普通群众开放的祠堂。11年来,白耀春、白福荣等8位老人义务看护宗祠,做好参观群众的接待工作,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一座老祠堂
白耀春告诉记者,白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白昂任刑部尚书时,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白氏宗祠原是奉皇帝敕命而建的白昂专祠,白昂剿匪、赈灾、治水、平冤四大功绩名扬天下。明清时期,皇帝曾命常州知府每年春秋两次祭祀。明弘治帝为表彰白昂而亲书“宏裕明达”匾,一直高悬于大厅之上。宗祠最后一次修缮是1916年八修家谱时,由白子驹、白闰生、白楚士等人主持筹款修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白氏族人的保护,宗祠幸未毁于战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祠曾作为学校校舍,之后陆续做过大食堂、乡政府办公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有多家企业创办在宗祠,导致祠堂结构遭到破坏。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陆续停办,祠堂从此无人问津,任凭风吹雨打,最终,第三进倒塌,其他祠堂房屋都破旧不堪。
2006年,经常州市规划局正式批准,同意在原址修复白氏宗祠。2007年6月正式开工,改三进四楹式为二进园林碑廊式古建筑。当年底,祠堂修复完工。
白耀春说,修复宗祠得到了数百位白氏后人的相助,民间筹资100多万元。白氏后人多方奔走,将常州、武进文管部门暂为保存的两块弘治皇帝御书碑“请”回宗祠,成为当之无愧的镇祠之宝。
一群热心人
祠堂修复后,经常有族人和村民前来寻根、祭拜和参观,日常管理工作比较繁重,白耀春和另外7名退休的白氏族人遂当起了祠堂的义务“管家”。目前,8人中年龄最大的白福荣已80岁,年龄最小的快70岁了。白耀春在新疆支边15年,后来到安徽一铁路机修厂工作,2004年退休后回到常州定居,2007年开始和另外7人一起看管白氏宗祠。
“祠堂每天上午都有人值班,下午会在门上挂个牌子,上面写着我们几个人的电话,如果有人来,可以打电话。”白耀春说,8个人有一张值班表,每人值3天,值班者每天早上7、8点来开门,打扫卫生、泡好茶水,如果有人来参观,还要负责接待、讲解。11年来,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宗祠的大门始终对群众敞开。他们8个人在看护祠堂时,只要一听到有关白氏先祖的相关信息,都会去考证、核实、保护。一次,白耀春听说新北区百丈一块菜地里发现了一块上马石,疑是百丈白氏老物,有文物贩子准备收购,他和族人立即赶去,保下了那块石头。
融合的新生
白氏后人居住的采菱村是茶山街道红梅村委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党员人数较多。为便于党员学习,2014年4月,“白扬轩”党建服务站在白氏宗祠挂牌成立,配备了电视机、DVD、电脑、投影仪、电风扇等,订阅10余种报纸,安装宽带,成为村远程教育点。红梅村党总支还在“白扬轩”开启每日一讲、每周一听、每月一议的党群交流互动模式,使其成为沟通、议事、活动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
作为“白扬轩”党建服务站的联络人,白耀春等人承担起了白氏宗祠的接待讲解任务,将白氏宗祠的历史底蕴、家风家规生动地介绍给每一位到访者。在老党员白耀春的眼中,古老的宗祠和党建服务站相互成就:“我们通过宗祠来维系传统,传承美德;党建服务站也是一个弘扬正能量的地方,宗祠固有的丰富内涵可以帮助党建工作更有形化、更具特色。”(童华岗 陈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