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芒种节气,正是紧张繁忙的夏收夏种时节。昨天上午,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响在钟楼区邹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以“稻亦道,非常稻”为主题的2019大运河文创节暨第二届江南运河插秧节在园区举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常州的水稻育种在全国走在前列,“武育粳”“武运粳”系列水稻品种在长江三角洲平原扎下了根,帮助老百姓实现了“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转变。
手工插秧是体验江南农耕文明的一个途径,也有助于帮助大家认识到粮食生产的辛苦,从而倍加珍惜粮食。昨天,约有200名来自钟楼区的小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参与了活动。活动现场,争相下田学习插秧的小学生们异常兴奋。阎子涵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他在爸爸的带领下一点点地在秧田里摸索,尽管植株的行间距把握得不够好、用的力气不够,有的秧苗有点歪斜或者快要漂起来了,但他觉得很开心,插完手头的秧又去提了一捆过来继续。
阎子涵的妈妈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是甘肃人,如今生活、工作在常州,父子俩都不会插秧。“我们生长在西北,别说小孩子了,来到南方之前,我们大人都没有见过活生生的秧苗。”正好学校组织学生们参与体验活动,阎子涵的爸爸妈妈非常支持孩子参加,“他快十岁了,我们夫妻今天特意请假不上班来陪他,也算是他十岁的一个纪念。”
在秧田里,记者还见到了多名外国友人,据了解,他们是来自大学城的外国留学生,特意从武进赶来参加活动。带队的老师介绍,15名留学生来自老挝、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以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除了来自老挝的留学生在他们国家插过秧以外,其他的可能都没有见过水稻。”刚到秧田时,留学生们觉得田里泥泞有点脏、不肯下水,“但是下田之后立刻觉得这是件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他们插秧的速度和质量都还不错。”(胡艳 文 陈暐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