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内容
致敬,“八一” !致敬,最可爱的人!
发布日期:2019-08-01   来源:常州晚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在抢险救灾的一线,在维和前沿的中国医疗队、在维护香港稳定和平的驻港部队······都曾经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个“八一”,本报记者聚焦这些曾经的军人,听他们回忆最动人心魄的历史、讲述最热血沸腾的人生经历、表达最难以忘怀的军人情怀。同时,我们也愿意代表广大读者,向他们道一声:敬礼,老兵!

  历经生死考验,无悔选择消防

  去年10月9日,全国17万消防官兵统一退出现役,从此再无“消防兵”,只有消防员。在那17万退役官兵中,就有肖林和姚健康的身影。


肖林(左)和姚健康(右)参加潜水员训练


  出生于1996年1月的肖林,是家里的独生子。2013年,肖林高中毕业后,从老家湖南娄底入伍。在南京的新兵训练队培训了几个月之后,2013年12月,他和其他战友一起被派到常州,成为了常州市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的一员。
  姚健康来自安徽芜湖,比肖林大两岁,也是独生子。20岁去部队服役之前,姚健康已经工作了两年。“亲戚家有两个孩子是消防兵,对我影响很大,我就瞒着父母偷偷上网报了名,政审过了他们才知道这事。”
  正青春的他们,起初并未切身体会到:奉献、伟大这些令人血脉贲张的字眼,需要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
  2014年,肖林来到中队的第一年,晚上12点,中队接起一起火灾出警任务:我市某区一家纸制品工厂着火。
  这是肖林第一次出警,当时天气很冷,在火灾现场,看着雄雄大火在燃烧,呛人的烟雾弥漫在厂区,“第一次真正接触火灾现场,说不吓人是不可能的。整个人有点懵,心情沉重压抑,甚至想哭,但是忍住了。”
  经历那场人生“烤验”时,肖林刚刚18岁。那场火灾扑救从晚上12点持续到早上8点多才结束,后来,中队对包括肖林在内的几名消防战士进行了心理疏导。
  作为家中的独子,肖林知道父母亲的担心,但他从不提自己的工作,“太危险,即使装备越来越好,但是火场中的温度也能把人烤得发烫。夏天天气热,防护服又厚,消防员经常会中暑。”
  盐城龙卷风、寿光水灾、响水爆炸,哪里危险他们就去哪里。
  2016年6月23日下午,盐城市阜宁县遭遇了强冰雹和龙卷风的双重灾害。“下午4点钟,我接到通知,让把轻型地震救援器材清点一下,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哪里发生地震了。”
  在灾害现场,肖林和姚健康看到车辆被掀翻、四个轮子朝天,工厂被掀得只剩下钢筋架,“龙卷风经过的那条道,周边的建筑和树木都不成样子了。”
  2018年8月中旬,山东寿光多地因为连降暴雨发生洪灾,接到增援命令的当天下午,常州市消防支队的90多位消防战士就分坐几辆大巴车,往山东进发。抵达寿光后,洪水已经开始减退,但是到处仍然是一片泽国。“小池塘被水漫过,连成一片变成了大池塘,一脚下去不知深浅。”
  2019年3月21日,响水天嘉宜公司发生特大爆炸事故 ,姚健康第一批去增援,休完假回到常州的肖林,随后也赶去增援,“在响水待了十几天,救援经历至今难忘。”
  “虽然很危险,但这是我们为自己的人生作出的主动选择。如果回到当年入伍前,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胡艳 文 图片由受访者单位提供)
  驻港部队,赢得当地居民的掌声

  “八一”又到了,武进城管队员朱良超再次把驻港部队的纪念章和老照片拿了出来,擦一擦,看一看,他说,那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经历的见证者。在23年前,18岁的朱良超经过层层选拔,成为驻港部队的一名新兵。1998年至1999年,他在驻港部队服役,时间尽管只有一年,却成为他最难忘的岁月,也是他一辈子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朱良超的驻港部队纪念章

  据朱良超介绍,1996年初,驻港部队正式组建完毕。当年秋季,国家开始以驻港部队的番号征兵。江苏范围内,驻港部队只在无锡和宿迁等少数几个城市征兵。尽管朱良超老家在常州,但户口在无锡外公家,在无锡读了高中,恰好就有了圆梦军营的机会。经过层层选拔,他正式成为一名驻港部队新兵。
  1996年冬季,朱良超以驻港部队新兵的身份踏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车,在那里等待他的是为期两年的严格的军事训练。“军姿训练需要头顶瓷缸,后背十字架,双腿夹纸。一个军姿站下来,两脚发麻,只有把腿慢慢放松活动之后才能走路。除了军姿训练,我们还要接受其他岗哨勤务训练,学习如何接待来访者,如何检查证件,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此外,他们还要接受反恐训练、特战科目训练。”
  在深圳训练了两年后,根据相关安排,朱良超于1998年7月份因借调随部队提前进驻香港。服役期间,朱良超除了训练,主要工作就是在军营站岗执勤,负责军营的保卫工作。进驻香港后,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纪律更加严明,给香港繁荣稳定带来安全感。

  期间,朱良超最难忘的就是部队组织献血活动,并参与过救火行动。“因为这些正能量的事情,为我们部队赢得了当地居民的掌声。”

曾在驻港部队服役的朱良超

  1999年冬季,朱良超离港退伍。之后,在老家常州当了一名普通城管队员。工作中,那段当兵的经历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新的工作岗位,他仍严格要求自己。因工作出色,他曾荣获武进区城管执法大队授予的“办案能手”称号。去年夏天,他还因为救人被武进区授予他“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他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家里的献血证就有好几本。
  这几年,每逢“八一”建军节,朱良超都会和驻港部队的战友聚一聚。2007年的建军节,是他退伍后最难忘的。当时,天南地北的战友差不多来全了。
  “我们二十几个驻港部队老兵,一起回首驻港部队的往事,并祝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朱良超说。(吕洪涛 图文报道)
  93岁高龄忆战争岁月,仍如数家珍

  走进位于新北区孟河镇通江花苑的陈兰章老人家,见老人佝偻着背,拄着拐杖。尽管已经93岁高龄,但说起当年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又一下来了精神,声音铿锵。

老人和媳妇讲述当年的抗战故事

  陈兰章生于1927年,12岁便开始参加当时武进地区地下党的情报工作。当时,武进的组织部长林成法是地下党员,他每个月在陈兰章家住15天左右,联系工作,在魏村和小河打游击。陈兰章从那时便帮林成法送信,传递消息。
  据老人回忆,有一次在孟河惜字洲村王家圩,当地地下党组织正在村里召开工作会议,刚参加地下党工作的陈兰章负责为此次会议站岗。会议正在进行中,一队日本鬼子带着两挺机枪突然来袭。年幼的陈兰章发现情况后,不顾自身的安危,向村里大声呼喊:“鬼子来啦,鬼子来啦……”正在开会的地下党成员,因为呼喊声的提醒,及时撤入了附近的桑树林,一场迫在眉睫的危险被化解了。
  1945年6月,武进警卫连驻扎在王家圩,陈兰章便经常与他们联系,申请加入警卫连。正式参军入伍后,部队在马家湾同近300名伪军开战,在战士们的浴血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今年93岁高龄的陈兰章记性已大不如前,但回忆起曾经参加过的大大小小的战斗,往事历历在目。
  后来,陈兰章被编入部队作战。他还记得,当时敌人进攻苏北,部队打阻击战,连打了四天四夜。当时的枪都不是连发的,他们打一枪要换一颗子弹。就这样,最后把4条船的敌人全部消灭了。“轻伤不下火线!”老人告诉记者,当时,他所在的班还被评为“英雄模范班”。
  老人半开玩笑地说:“我年轻的时候是很帅的,也白。”可是,眼前这位老英雄,曾在战斗中多次负伤。在盐城东台与敌军作战时,陈兰章一直冲锋在前,一颗子弹直接将他的左肩打穿了,但他依旧没有退缩,也顾不得满身的血,就想着要打胜仗,直到战友把他替换下来。

  1947年3月,陈兰章赴泰兴某部当班长。在江阴的战斗中,腿上又中了子弹,不过他说,让他高兴的是治愈后还可以继续打仗,一点都没有影响在渡江战役中追击敌人,跑得也还快,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身份!

93岁高龄的老兵陈兰章

  新中国成立后,陈兰章加入了炮兵部队,还参加了抗美援朝等多次战役,并多次立功受奖。
  回忆起战争年代,老英雄感叹道:“经历了这么多的战斗,我身边的很多人都不在了,我能回来就算是很幸运了,我很想他们!”(郑月莲 韦圣道 吴燕翎 文    朱臻 摄)
  在利比里亚参与维和医疗
  部落居民载歌载舞送别我们

  “要说以前的事儿,我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军事医学科,初见护士长徐晶宇,就被她热情大方的性格感染。

徐晶宇是第三批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成员

  1991年,徐晶宇在原兰州军区入伍,1996年考上军校学习护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原南京军区102医院。“当了23年的兵,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在利比里亚参与维和医疗的那段经历。”2005年,徐晶宇有幸成为第三批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一员,在利比里亚第四战区绥德鲁营地展开医疗任务。
  “虽然早有准备,知道条件艰苦,可还是被深深震撼了。”徐晶宇告诉记者,当时的利比里亚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内战,机场破烂不堪,首都蒙罗维亚经过战火的洗礼,道路、桥梁几乎全被炸毁、破坏,电线杆上到处都是子弹穿过留下的痕迹,被击毁的车辆遍地都是。
  除了时刻笼罩的战争气息,一同前往的43名队员还被病魔威胁着。当时,第四战区当地的居民和各国受伤的官兵都会被送到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据徐晶宇回忆,每天门诊检查,验血结果都会查出20多个HIV阳性的患者。“因此我们医护人员都要戴两层防护手套,以防万一。”徐晶宇说。
  在利比里亚,比艾滋病更肆虐的是疟疾,“医疗队中有十几个人都曾染上疟疾。”徐晶宇告诉记者,当时有位队员得的是恶性疟,高热40℃以上持续了好多天,甚至已经联系远程会诊准备送回国内了,队友们仍然没有放弃救他,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轮流照顾他。“最后他奇迹般地退烧后,我们所有人抱在一起都哭了。” 也是在艰难的环境下,造就了特殊的战友情。
  几乎每个周日下午,医疗队员都会深入乡村,为当地民众巡诊查体、送医送药。徐晶宇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去原始部落,看到那些因营养不良显得面黄肌瘦的孩子们时,徐晶宇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当队员们当即把从国内带来食物、药品等物资送给当地居民,准备离开时,部落的居民拍着鼓、跳起舞热情地欢送我们。”

  在第四战区乃至整个利比里亚,一提起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没有人不啧啧赞叹的。说起“China”,大家总是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有时,队员们还能听到夹杂着各种口音的汉语。“每每听到他们在用汉语和你交流时,大家都激动得难以言表。”徐晶宇说,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曾参与维和医疗的徐晶宇

  虽然徐晶宇现在已经退役,但是她依然奋斗在医护岗位上,她依然用军人的标准时刻要求自己。“一天是军人,一辈子我都是军人!”徐晶宇说。(吕亦菲 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