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周英仙自己也没有想到,她嫁到沈家后,居然靠她一个人的照料,让6个历经坎坷的老人都顺顺利利地度过了晚年。其中,3个人活到95岁以上,最大的活到106岁。
周英仙和6个老人的故事,本来只有她家所在小区的居民知道,今年因一台情景剧巡演以及网上传播,感动了远近无数人。
挑起重担
周英仙今年66岁,家住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街道春风一村。
周英仙是1979年与沈志强结婚的。她爱沈志强的稳重和聪明。
当时,父母、亲戚反复劝阻她,沈家与一般人家不同,包括沈志强的父母在内,一共有6个老人,那种负担你能承受得起吗?
周英仙点点头。
沈志强家,除了父母,还有4个老人:沈志强的伯父、伯母——他们无儿无女,住房毁于火灾后无钱再造;沈志强的大舅舅——他原本在上海工作,被打成右派下放后,家就散了;沈志强的二舅舅——他考取南京大学后,受到刺激引发重病,不仅中断学业,而且无法工作,一直没有成家。
周英仙觉得,这4个老人都很可怜,她要好好待他们。
然而,这副担子,比她预料的更重。一进沈家门,她就成了大忙人。沈志强每天要上班,家务和照料老人,全靠周英仙一个人。
全家8个人,住在一套6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后来,周英仙生了孩子,家里就有了9个人。
沈志强所在的企业了解到沈志强家的实际困难,决定分一套70多平方米的福利房给他。周英仙很高兴。可是,就在她整理衣物准备搬家时,老人们担心她会甩掉他们。
周英仙察觉到了老人们的担心。她认认真真想了几天后,对丈夫说:“还是不搬了吧。”沈志强愣住了,6个老人也都愣住了。
在周英仙的坚持下,沈志强把那套福利房退给了单位。
家里的氛围又像原来一样了。
几年后,周英仙家所在小区的地块被征收。按照有关规定,周英仙家可拿两套安置房。周英仙提出了唯一的要求:两套房一定要靠在一起。
艰难前行
老人们长期生活在一起,也会像小孩子一样闹矛盾。对此,沈志强感到左右为难。但是,周英仙总能摸准每个老人的脾气,让大家和和气气。
周英仙用得最灵的办法,是在饭桌上把在外面听到的新鲜事讲给老人们听。听着听着,本来生闷气的老人就放下饭碗,开心地笑起来。而周英仙对自己遇到的难处,却从来不当着老人们的面说,以免他们操心。
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沈志强被确诊患了脑瘤,医生说他可能活不过半年。这对周英仙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她怕老人们担心,每天都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实在忍不住了,也只是暗自在房间里抹眼泪。
陪丈夫到南京做开颅手术前,周英仙依然先想到老人。她请无锡的二姐来帮忙照顾老人。由此,老人们终于知道沈志强生病的事了。
沈志强手术后,命保住了,但是半边身子瘫痪了。出院回到家,周英仙一边帮丈夫做康复训练,一边照顾老人。
沈志强身高有1.78米,周英仙只得半背半搂着他,一步一步艰难挪动。一会儿,她就汗流浃背。周英仙坐月子时落下了哮喘病,一累,就会发作。每当这时,她就向喉咙口喷点药,而从来不肯花时间去医院看。
婆婆和伯母心疼不已,她们怕周英仙累倒,主动找到一家养老院,住了进去。
那年,伯母104岁,婆婆也已90岁。她们一时难以适应养老院的生活。周英仙每天在接来中医师、盲人按摩师为沈志强针灸、推拿后,都要做好饭菜送到养老院。
丈夫病情稍有好转后,周英仙就把老人们接回了家。
每次老人看病住院,开销都不低。每当老人问起“钱够不够用”时,周英仙总是说够。有时被问急了,她就说:“志强厂里知道我们家老人多,每月都补贴给我们呢。”其实,她说的补贴,主要是来自她儿子和儿媳的收入。
伯父去世后,伯母每月拿到360元遗属补助费,周英仙只肯收160元作生活费,还有200元她让伯母留着。对后来增发的“尊老金”,她也交给老人收着。一直生病的二舅舅,多年来每月只有100多元低保金。大舅舅办理退休手续后,最多时每月也就1350元。
作为父母最小的女儿,周英仙却无暇顾及自己的父母。母亲病重时,想见周英仙。周英仙接到电话后,匆匆赶到母亲身边,为母亲擦身时连说:“妈,对不起,对不起……”母亲听了,老泪纵横,说:“你那头忙,走不开,妈不怪你。”
第二天一早,周英仙为母亲梳好头、洗好脸后,就匆匆告别了。她回到家,婆婆问:“亲家母身体好吗?”周英仙回答:“还不错。她让我向您问好!”周英仙话刚说完,眼泪就出来了。她连忙转过身去。
“天下难找”
6个老人中,周英仙的公公最早离世。老人临终前,把沈志强、周英仙叫到床前,说:“不要哭,我已经享到你们的福了,没有什么遗憾了。只是我走后,还有5个老人,你们的担子不轻啊……”
周英仙哭得更厉害了。她一边哭,一边用力点头,她要让公公放心。
公公去世后,周英仙怕婆婆孤单,就在婆婆卧室里安了一张小床。她就时常睡在那张小床上,陪婆婆聊天。后来,婆婆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而且越来越严重,连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周英仙在婆婆身上花的精力就更多了。
周英仙对老人们好,老人们都看在眼里。他们更加体贴周英仙。周英仙煮了鸡蛋给他们吃,他们总要周英仙先吃。
伯母在82岁那年摔了一跤,髋骨严重受伤。周英仙和丈夫不仅带伯母在金坛医院治疗,还到安徽找专家诊治,终于使卧床一年多的伯母能站起来,并且能走路了。在迈开脚步的那一刻,伯母伸出两只手,对周英仙竖起了两个大拇指。周英仙的眼里顿时涌出了热泪。
就这样,伯母又活了24年。直到106岁,也就是2013年,她躺在周英仙的身边安详离世。老人临终前,拉着周英仙的手说:“我这多活的24年,是你给的!”
沈志强说,作为儿媳妇,周英仙是“天底下难找的”;作为老婆,也是“天底下难找的”。那年,当他终于能站起来行走时,夫妻俩抱头大哭。当时,他只问了周英仙一句话:“我们下辈子还做夫妻,好不好?”周英仙点着头,只说了一个字:“好!”两个人的眼泪直往地上掉。
6个老人中,周英仙的婆婆最后离去。她是2016年去世的,去世时95岁。
古话说,对老人,“财养”不如“力养”,“力养”不如“心养”。37年里,周英仙照料6个老人,不但出钱,而且出力,特别是后面一二十年里,她几乎是日日夜夜服侍他们。更难得的是,她将心比心,始终让老人们心情愉快。一个一个老人,都在她那充满爱怜的目光下,由她握着手,安详离世。
如今,周英仙自己也成了奶奶。她的孙子上小学三年级了。孙子曾拉着她的手,悄悄地说:“奶奶,我长大了也要向您学习!”周英仙突然感到一阵欣慰。
前不久,周英仙所在社区的居委会请人编排了情景剧《好儿媳周英仙》,在西城街道各个小区巡演。周英仙也去看了。看着看着,她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她说,她很想念她的6个亲人。 (姚唐 汤汉华 徐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