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溧阳水产良种场场长潘洪强的办公室,摆设很简单:一张陈旧的木桌、一把老破的藤椅、一个斑驳的书橱。在长期的实践中,潘洪强积累了大量来自养殖一线的经验。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民,他把这些经验都整理为文字,白天搞科研,晚上潘洪强就在这间办公室里“挑灯夜战”,在方格纸上一字一句写下自己的心得。在隔壁的另一间办公室,他还专门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设备。
目前,潘洪强已先后在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中华绒鳌蟹生态养殖》《无公害淡水鱼养殖实用新技术》等多本专着,并多次应国家农业部下属的中国农学会邀请,为数以百计的专家、教授开讲座。
无论在水产良种场,还是在上黄周边的地区,只要提起潘洪强的名字,人们总会翘起大拇指。 1995年,潘洪强接过了濒临倒闭的溧阳水产养殖场(1998年改名为溧阳水产良种场)场长的担子,为了让场子起死回生,潘洪强私人先后垫资40多万元。
潘洪强的援助不仅仅针对身边的人。“没有潘老师的帮助,我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张英俊是湖南省祁东县过水坪人,下岗后从事水产养殖但屡遭失败,在看了潘洪强撰写的《中华绒鳌蟹生态养殖》一书后,专程从湖南赶到溧阳请教。在走上致富路后,张英俊向潘洪强赠送了“养蟹领路人,慷慨乐助人”的大红锦旗。如今,这样的锦旗和表扬信在潘洪强的办公室里比比皆是。
从一个初中毕业生成长为省劳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再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水产专家,潘洪强用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创造了一部励志的“农民传奇”。“我也是农民,能为农民兄弟做点事情,我心里很踏实、很幸福。”潘洪强说。(市总宣 吕亦菲 文 张海韵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