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剪头发喽……”陈燕平刚端出凳子,婆婆就坐到了上面。陈燕平像哄孩子一样,给婆婆围上围布,拿出剃刀、剪刀、梳子等工具,为婆婆理发。
婆婆患有精神疾病,公公身体不好,陈燕平这个“理发师”一当就是整整20年。
“这么好的儿媳妇,天下难找呀。”邻居们都向陈燕平伸出大拇指。
(一)
“罢了,罢了……”20年前,金坛指前镇庄阳村50多岁的徐水生经常借酒浇愁。因为邻居家的一场火灾,他妻子惊吓过度而精神失常。两个儿子越来越大,他感到前面是一片黑暗。
“这还是个家吗?”当陈燕平第一次迈进家门,心猛地往下一沉。不仅家徒四壁,未来的婆婆整天喃喃自语,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陈燕平是溧阳市别桥镇后周村人,在指前镇毛纺厂上班,与同在企业上班的徐家大儿子从相识走到相爱。
“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迈不过的坎。”陈燕平回忆起当初的情景,总是哈哈大笑,她活泼、开朗和自信。
婆婆始终让人牵挂,陈燕平不敢带她出门,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失踪”。陈燕平不知寻找过多少次,也不知发过多少回“寻人启事”。为了给婆婆理发,她买了理发工具,“自学成才”成了婆婆的“专职理发师”。前几年,手推式理发剪生锈了,她购买了电动式的。 “现在,公公的理发我也包了,省下的钱买点菜犒劳大家。”陈燕平笑着说,“再大的困难,大家一起克服,就会像燕子般团结与祥和。”
(二)
“燕子,我们要分家……”
“爸,都20年过去了,在一起过不是蛮热闹的么?”
“分开吃自由……”
“爸,我给你带了最爱吃的搭酒菜……”
“我们老拖累你,怎么过意得去?”
“子不嫌母丑,照顾你们是应该的。”
这种家庭“辩论战”,总是以陈燕平“大获全胜”而告终。
三层小楼,是她十几年带领全家置办起来的。两位老人住一楼,老大老二住二、三楼。
邻居说,现在都是年轻人要求主动分家,能够坚持20年不分家,在一口锅里吃饭的太少了,关键是陈燕平发挥了“领头燕”作用。
其实,陈燕平心里最放不下的是两位老人。公婆在,就是一个完整的家。而在公婆眼里,她是他们的“主心骨”。
“燕平,我爸被车撞了。”几年前的一天,陈燕平的父亲去世,她突然接到丈夫的电话,脱下孝服直奔金坛区人民医院。原来,公公驾驶拖拉机与一辆汽车相撞,造成肋骨和腿骨骨折。陈燕平把公公安顿好后,再回到娘家料理父亲的后事……
(三)
嫁到徐家没几年,看着小叔子年纪越来越大,陈燕平的心越来越急。她四处为他打听对象,把目光瞄准了从徐州来指前毛纺厂打工的渠翠萍。
经人介绍,水到“渠”成,陈燕平又忙着张罗小叔子的婚事。渠翠萍性格泼辣但很善良,在陈燕平的影响下,也主动挑起了照顾公婆的家庭重担。现在,谁有空就照顾公婆,谁有空就买菜烧饭,谁有空就陪公婆聊天,每年都会为他们添两身像样的衣服。无论哪个家庭成员过生日,其他人都会早早准备,带些卤菜、瓜果,烧上一桌子的菜,一家人其乐融融,邻居都说她们妯娌亲如姐妹。
陈燕平说,作为老大,她要起好带头作用。妯娌两人名字带有“平”“萍”字,要给这个家带来“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那年公公出车祸住院,妯娌俩排了值班表,轮流服侍公公,在当地传为美谈。2016年指前镇遭遇洪涝灾害,婆婆又失踪了。妯娌俩冒着倾盆大雨,在村庄、河道和田埂间寻找,最终在一处矮房的屋檐下找到了缩成一团的婆婆。
“我们这样做,就是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树立良好的家风。”今年,女儿考上了上海海洋大学,陈燕平感到很高兴。她说只有不计较得失,一家人才能和和睦睦。(蒋建君 丁玉华 蒋凤英 赵鹤茂图文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