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育新机,携手共建明星城。2020年,我市商务部门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活动,聚焦“253”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切实加快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全力突破重大项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常州与国内外科技、经贸、产业、项目的对接合作,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发展,提升常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力推动五大明星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利用外资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我市面对异常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聚焦“六稳”“六保”,坚持战“疫”、引资两手抓、两不误,出台支持外贸外资稳定发展、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外资企业在我市总部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全方位服务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帮助筹措防疫物资,解决员工通勤班车、来华签证邀请函及包机等事宜;大力推进“云招商”、产业招商、精准招商,编制全市产业招商地图,破解招商困局,推动全市利用外资提质增效。
利用外资主要指标稳中有进。今年1月至8月,全市实际到账外资21.09亿美元,同比增长15.9%,总量居全省第3位,占全省实际到账外资的10.61%,增幅高出全省平均增幅6.43个百分点,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0.59个百分点。
外资大项目取得新突破。今年1月至8月,全市新增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22个,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13个,其中,新加坡赛得利纤维项目、荷兰锂沃克斯项目总投资均超10亿美元。世界500强西门子公司在我市新设西门子能源电气设备(常州)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转向系统、爱思开电池材料、住友电工3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共新增总投资5.55亿美元。
重点产业成制造业引资支撑。今年1月至8月,瑞声通讯科技、阿朗新科高性能弹性体、蒂森克虏伯转向系统、康迪医用吻合器、爱思开电池材料等7个制造业项目实际到账超3000万美元,占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的65.1%。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汽车零部件、新医药及生物技术等领域。
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势头良好。今年1月至8月,全市新增锂沃克斯投资、瑞声科技信息、华衍环境投资等服务业项目100个,新增协议外资21.9亿美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项目62个,新增协议外资16.0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4%。
对外贸易优进优出
今年以来,我市加大力度稳外贸保主体促发展,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常州外贸以一般贸易为主体,呈现质效提升、科学转型的良好发展局面。今年1月至8月,全市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1513.2亿元,其中出口1123.5亿元、进口389.7亿元。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达82.3%,出口产品实现从轻工、纺织等传统产品为主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结构性转变,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光伏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业成为全市出口新增长极。民营企业活力迸发,占全市进出口半壁江山,外贸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常州智造”产品出口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统市场出口稳定,欧盟、美国、日本三大传统出口市场占全市份额的47.9%;新兴市场开拓卓有成效,对“一带一路”市场出口361.8亿元,占全市出口的32.2%。
竞争优势加快培育。坚持品牌发展战略,全市创成“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52家、省级领军企业4家;89家企业入围“2020-2021年常州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较上轮入围企业数增加17家;创成轨道交通、地坪地材、服装、医疗器械、西药等5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6个省级出口基地。
贸易模式创新突破。进一步深化新型贸易发展方式,大力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服务网络体系,全市86家外贸企业设立境外营销机构134个,其中海外仓32个、展示中心3个。常州综保区、武进综保区获批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2家企业获商务部轨道交通进境维修资格。
金融支持加大力度。持续开展“外贸贷”“退税贷”信贷风险补偿业务,在增加贷款额度的基础上,新增合作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业务覆盖面。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实现出口3000万美元以下中小微企业统保平台全覆盖。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依托常州综保区及海关直通点,整合资源搭建“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跨境电商监管通关中心、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进口商品转运中心和常州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为主的“三中心一平台”以及跨境电商企业孵化区、检验检疫处置区、电商物流配送区等综合配套区域。抢抓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契机,大力推动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着力优化提升常州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目前全市参与跨境电商业务企业突破2000家,阿里巴巴国际站、华贸通、嗨购、四海商舟、赢享汇等一大批平台公司及电商企业逐渐形成产业汇集。
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电子商务因其特有的线上交易、物理隔离等优势,成为抗击疫情、稳定市场、保障民生、促进消费的重要力量。1月至8月,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约3000亿元。
快速复苏,电商成为激活市场重要力量。全市网络零售额达427.1亿元,同比增长18.1%,活跃店铺7.8万个。网络零售额自3月起连续6个月同比增长,其中4个月增幅超过25%。家居家装、在线餐饮、服装服饰占比较高,家居家装作为我市网络零售支柱产业,占比达36%。
创新模式,直播电商发展势头迅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新消费模式迎来发展良机,直播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我市电商创新亮点和带动消费的重要力量。全市在淘宝天猫平台参与直播商品数达14.6万个,实现零售额3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9%和204%;直播场次超3.4万,累计观看超1.1亿人次,增幅均超过100%。家居家装、服装服饰、母婴类直播商品数排名前三。
发挥优势,居民企业共渡难关。疫情期间,我市电商企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做好生活物资供应。“分享常州”“万家鲜”等电商平台积极对接农户,通过线上下单、同城配送方式,有效解决市民买菜难,同时缓解农产品滞销问题。为帮助电商企业及实体零售业应对疫情,我市推出“线上突围公益培训”系列课程,连续举办14期,参加培训企业超过300家,累计听课人次突破4000。
多措并举,助力实体激活消费动力。我市举办“网红经济研讨会暨供需对接会”“直播经济—激活消费重启新动力座谈会”“6·6龙城嗨购节”“2020中国(常州)直播达人大赛”等系列活动,激活市场消费。“6·6龙城嗨购节电商直播专场活动”中,7个专题专场直播间同时开播,直播时长超过4小时,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0万,累计销售突破500万元。
抢抓机遇,全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疫情期间,“互联网+农业”优势充分体现,农产品电商发展潜力释放。我市以示范创建和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村电商发展。金坛区成功获评2020年江苏省农村电商示范县,溧阳市加快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18个镇、30个村上榜2020全国“淘宝镇”、“淘宝村”;《关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出台,全面推进全市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及快递物流体系建设。
“一带一路”高质推进
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挑战,我市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推动我市企业全方位高水平“走出去”,加快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截至今年8月,全市共有512家企业在境外累计投资731个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67.2亿美元;其中,“一带一路”项目188个,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14.2亿美元。
“一带一路”优势凸显。今年1月至8月,我市共在“一带一路”投资项目17个,中方投资额2.37亿美元,同比增长36.74%。共建“一带一路”正成为我市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发展的重要方向。
产能合作不断深化。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我市产业基础雄厚优势,充分利用沿线国家优势优惠,推动产能合作项目深入发展,实现“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经过3年发展,华利达越南工厂已实现年产羽绒服上衣180万件、牛仔裤430万条,聘用当地员工3000人,为当地创造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华利达正在加快推动越南工厂2期、3期建设,力争在3年内达到用工8000人以上。天合光能、腾龙股份、今创集团等重点企业“一带一路”投资项目不断扩产增能,为沿线国家经济注入更多发展动力。
效益影响逐步加大。金昇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1亿美元建设现代化纺织企业,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两次视察工厂。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对正昌集团承建的白俄农工综合体项目表示肯定与赞赏。塞尔维亚总理阿娜·布尔纳比奇表示,星宇股份塞尔维亚工厂是塞中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成果。
合作区域不断扩大。我市“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合作区域不断扩大,覆盖行业日益增加。目前,常州企业投资的国别和地区累计达78个,涉及50多个行业。“一路”地区成为合作热点地,截至今年8月,我市在“一路”国家投资项目15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2亿美元,分别占“一带一路”投资的83.51%和84.4%。“一带”地区成为潜在增长点,乌兹别克斯坦、塞尔维亚、波兰成为我市企业投资合作重点区域。
开发园区创新发展
我市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2家、省级经开区7家、省级高新区1家,并设有常州、武进2个综合保税区。我市全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开发园区成为全市重大项目招引的重要载体、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坚力量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阵地。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9年,全市开发区利用外资贡献份额超过全市90%,工业开票销售、进出口贡献份额超过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贡献份额达58%。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不断前移;中关村高新区位列省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第1,常州经开区跃升至省级经开区综合排名第6,常州因推进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成效明显被省政府通报奖励。
产业集聚形成特色。各开发区按照资源禀赋,重点围绕2至3个主导产业,精准发力、错位竞争,涌现出石墨烯、光伏组件等众多领域“领跑者”,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特征鲜明、集聚效应显著的园区品牌。常州经开区轨道交通、武进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6个特色产业园获评省级特色创新(产业)示范园区,覆盖率全省居首。
国际合作成为亮点。中以、中德、中瑞等一批国际合作园区加快发展,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国家间合作项目——中以常州创新园定位为“中国以色列创新合作领航者”,在全国中以合作领域保持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个领先”。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对标德国制造,引进德资(含德语区)企业33家,项目总投资6亿欧元,将打造长三角德资企业集聚新高地。全省首批国际合作园区中,我市独占3席,数量居首。
开放引领继续加强。开发区利用外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增强。2019年全市开发区实际到账外资23亿美元,占全市91.1%;新增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重大产业类项目19个,科勒水龙头、太阳诱电、阿朗新科等一批世界知名或行业冠军企业投资项目顺利落户。全市开发区获批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17家,占全市89.5%。
项目招引持续突破。2019年,全市开发区新增重大产业类项目37个,其中总投资超10亿元内资项目18个,新增总投资351.6亿元;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9个,新增协议外资12.87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欧美日、央企、境内外上市企业投资项目17个。引进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比亚迪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52亿元的柳工工程机械及矿机项目、新增协议注册外资2亿美元太阳诱电项目等一批高质量项目。
口岸开放环境优化
常州口岸目前拥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水运口岸——常州港口岸、空运口岸——常州奔牛国际机场;另有铁路口岸——常州火车站铁路货栈类海关监管区、公路口岸——常州高新区直通式海关监管点、武进高新区公路转关海关监管点;2个综合保税区——常州综合保税区、武进综合保税区。常州口岸初步建立水、陆、空多种运输方式全面覆盖、客货运并举的较为完善的口岸对外开放体系,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通道、展示形象的窗口、发展外贸的基地”。
水运口岸:常州港口岸拥有对外开放码头5座,其中对外开放万吨级泊位10个,年货物吞吐能力8000万吨,可接卸集装箱30万标箱。今年1月至8月,完成货物吞吐量3675.8万吨,累计集装箱运量23.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82%和6.41%。
空运口岸:常州奔牛国际机场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先后开通至日本、韩国、泰国、老挝、越南、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4条国际航线。是全国238个机场中国际旅客占比超过10%的12家机场之一,也是江苏唯一一家。今年疫情期间,常州是国家民航局公布的具备国际客运航班接收能力的37家口岸城市之一,常州至日本大阪、中国澳门航班已相继复飞,“包机运送+快捷通道”模式开通,助力重大项目复工复产。
综合保税区:常州综合保税区、武进综合保税区累计引进加工制造企业27家,保税物流及服务类企业56家,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器械等产业。今年1月至8月,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70.8亿元,进出口总额7.5亿美元。今年5月,常州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按照“一区多园”和“六体系三平台”的发展构想,制订完善了《常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区内积极试点、推广各项创新制度及便企惠企政策,围绕“五大中心”整体发展目标的高质量发展新平台正在形成。
铁路运输:今年1月至8月,常州货运站属铁路货栈类海关监管区货运总吞吐量189.15万吨,其中外贸货运量1.89万吨,集装箱运量66466标箱,同比分别增长8.97%、3.34%。常州至上海洋山港已开通海铁循环班列,1月至8月累计发送外贸集装箱15926标箱,发送货物244208吨。
本版文字:商轩 崔奕
本版供图:商轩 常报视觉
来源:常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