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千头万绪”拧成一股合力
——记王霞英
不到一米六的个子,套着厚重的防护服,王霞英穿梭在负压病房。
在这里,她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护士给药前有“三查七对”吗?患者有情绪波动吗?病房的消毒工作做到位了吗?
作为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的护士长,王霞英不仅肩负着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还要参与防疫物资的保障工作,制定规范可行的流程制度,并一一监督落实。宏观微观一手抓,硬是将“千头万绪”拧成了一股合力。
“医护零感染,患者平安出院,这个目标就是我干活的动力。”大年初三以来,王霞英一直奋战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第一线。
在库房的小空间里,王霞英麻利地整理着一个个储物篮,哪里是口罩、哪里是手套、哪里是防护服、哪里是消毒液……这些物资她闭着眼睛都知道放在哪个位置。
每天同事们下班后,王霞英都要到库房中来,清点确认这一天消耗了多少物资,再根据目前负压病房的需要,到物资采购群中提交申请,第二天一早再到半隔离区交接。这些防疫物资种类繁多,例如口罩,就有N95、医用外科、普通医用等不同级别,需要根据每天的院感级别来安排发放。防控初期,各类防疫物资较为紧张,王霞英必须精打细算,才能将每一样物资都用在刀刃上。
此外,确保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规范使用物资,也是王霞英要操心的事。
与王霞英一批的,还有10名护士入驻负压病房。她们来自医院的不同科室,尽管都是护理上的精兵强将,却不熟悉“感染防护”。王霞英便从穿防护服开始,一手一脚地教学,直到每一个人的操作都过关为止。“我将她们带进来,就要平安地带出去,一个也不能少!”王霞英说。
在病患的护理上,王霞英更是从来不吝于“操心”。
负压病房最早的患者中,一名中年男子引起了王霞英的关注,“别的患者都能定时服药,只有他次次都需要提醒。但护士问起来,他也只说是忘了。”
这种“忘记”显然不正常,对治疗也极为不利。为了摸清症结所在,第二天,王霞英增加了在男子周围的走动。听了几次电话,她得知男子的妻儿都在武汉,也确诊了新冠肺炎,虽然只是居家隔离,但思念与担忧令他心神不宁。“病因”既明,就好对症下药了。王霞英请来医生,为男子科普新冠肺炎的知识,并通过手机微信,远程为男子的妻儿解惑。一家人定下心来,治疗积极了,病情也有了起色。
王霞英说,面对陌生的疾病,“有情绪”是人之常情,对患者的治疗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症用药的层面上,还需要及时为他们疏导情绪。
在王霞英看来,兼顾患者的生活习惯,也是情绪疏导的重要环节,因此一日三餐的安排上,她格外花心思。给北方人安排爱吃的面食,给老年人安排好消化的稀饭,给小朋友准备零食、玩具和课外书……
细致周到的照料,促进了治疗效果,患者们逐渐康复,陆续出院。
每逢患者出院,王霞英都笑得格外灿烂,她说:“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李青 阮丽花 文 朱臻 摄
来源:常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