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儿子从上海叫回来种田
我是金坛区指前镇芦溪村的种粮大户,今年57岁,已种了近30年田。
没有别的手艺,就种种田吧;手里有粮,温饱应该不愁。带着这种想法,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种水稻、小麦,从没想过改行,也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与如今规模化种植不同,当时种粮技术差、成本高、亩产低,许多人不愿呆在田间地头,都选择了进厂上班。
那时,水稻只卖60元一担,除去农药、化肥成本和上缴农业税,每年种粮收益只能维持家庭开支。当时,就连我家儿子上小学的学费都是向邻居借的——一直等到年底从粮站结了账才还上。
我租别人家的田种,最初每亩每年给100斤米。渐渐地,流转到手上的田越来越多,2012年超过了100亩,现在已达到550亩。
田越种越多,农活自然也越来越多。看到这些年农业政策越来越好,种田也是一条出路,我给在上海做电焊工的儿子打电话,让他回家种田。他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答应和我一起种好田、管好地。
儿子爱学习,从修拖拉机开始跟着我慢慢琢磨。区里的农机学校只要开课,我们父子俩就轮流去学习。现在,种田也是一门手艺活。农业技术培训课程涵盖了育秧、植保、收割等,课程非常实用。
很快,儿子通过农机手的各项考试,成了我的好帮手。小到有机肥的用量,大到农忙时收割机的调度,他都已经非常熟练了。大热天,他冒着烈日操作农机,人越晒越黑,却从不抱怨。
2016年初夏,因持续下特大暴雨,即将收割的小麦“泡了汤”,一下亏损8万多元。幸好当时种粮大户都买了农业险,每亩拿到250元的赔偿。
现在,种粮还是靠天吃饭的行当。因为亏损,不免有点灰心。好在这些年政府在防洪抗旱上加大投入,做了很多实事,成了我们种粮大户的坚强后盾。除此之外,我还利用农机补贴优惠政策,陆续购置大型农机,帮助散户代耕、代种、代收,发展农机作业,每季都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今年,我家种的小麦每亩收到750斤。水稻长得也比去年好,马上就要大规模收割了,平均亩产肯定会超过去年的1400斤。
在区、镇两级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我家腾出部分田来,按照不同的种植模式,进行水稻种植试验,通过精准化流程控制,积累高效高产种粮技术。我相信,规模化种田,一定是条好路子。不过,不能过于贪多,我认为,像我家这样,1000亩是极限。
口述:王三喜
整理:徐欢 赵鹤茂
来源:常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