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获悉,我市今年将新、改、扩建农村公厕185座。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新建农村公厕71座,均已投入使用,并全部纳入长效管理,切实提升居民如厕环境,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在常州经开区横林镇红联村委査家塘自然村西侧,査家塘公厕刚刚新建完成。公厕内,不仅设有专用管理间、残疾人专用通道和专用卫生间,污水全部接入城镇污水管网,且设置了沟槽式厕所感应节水器等。据红联村委党总支副书记查栋云介绍,原来的老厕所用了10多年了,内部无自来水冲洗设施,全靠人工用拖水车解决冲厕问题,整个环境又脏又臭。为彻底解决村民及周边群众的“如厕难”问题,村委决定全部推掉重建,“今年4月动工,按照二类公厕的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建设,于7月底建成,并设专人负责公厕的日常管理与保洁。”
记者在横林镇了解到,与红联村委相邻的镇西村委有15个村民小组,辖区村民有2000多人,外来人口有6000多人。早在2005年前后,村委修建了18座公厕来解决当地群众的如厕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公厕环境早已不适应现在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镇西村委从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的原则,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到目前为止,镇西村委已改造提升了8座农村公厕。镇西村委党总支书记、主任钱孝明说:“村里专门落实了保洁人员,实行专人专管。力争到明年底,全村的农村公厕将全部改造一新,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据了解,2021年我市把农村公厕建设工作纳入了民生实事项目。根据计划,全市今年将新建、改建、扩建185座农村公厕,均以《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的三类以上标准实施,有条件的地区将按照城市公厕二类、一类甚至是旅游公厕的标准来进行设计和施工,并遵循优化外形设计与乡村风貌相协同、优化排污设施与环保要求相一致、优化日常监督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三优化”原则,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汪科 蔡晓丹 秋冰 胡平 图文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