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内容
做好生态文明大文章 增进最普惠民生福祉
发布日期:2021-09-10   来源: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未来五年,市委谋划实施“532”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中轴。9月9日上午,市委书记陈金虎调研生态中轴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常州“一江、一河、四湖、五山”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增创绿色发展优势,尤其是要高水平推进水环境治理,高品质建设生态廊道,打造“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
  陈金虎一行首先来到江边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这是我市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位于其北侧,采用水平潜流+表面流组合工艺,污水厂尾水经湿地生态净化后排放至长江。湿地项目建成以来,有效提升了尾水水质,在湿地净水的基础上,构建了樱花堤、水上森林等特色景观,进一步实现污水处理厂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2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运行或在建尾水生态湿地达到12座,生态净化规模达到39.1万吨/日。陈金虎指出,要严格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污水处理厂规范高效运行,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切实改善水生态环境。各相关地区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污水处理主管网和支管网建设,实现从污水产生到处理全过程的有效管控,要不断优化生态安全缓冲区,通过湿地生态系统的过滤、净化和修复,让“污水”变“景观水”。
  省庄河生态廊道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项目位于省庄河以西,原为德胜港码头料场及常州松能电气有限公司厂房。地处常泰大桥常州段的重要门户节点,省庄河生态廊道项目将打造成全市“四横四纵”生态网络构架中“常泰高铁生态走廊”的北部起点,在提高景观效果的同时涵盖了雨洪调蓄、水体净化、生物多样性修复等功能。陈金虎强调,要突出抓好长江大保护,加快建设生态绿城,持续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活低碳化、能源绿色化。同时要发挥科普教育优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在全社会倡导爱护水源、爱惜生态的良好风尚。
  位于钟楼区的大运河南岸滨河绿地全长2.8公里,绿化面积约13.7公顷,项目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将玉兰景观、工业遗存融入大运河风光带,形成别具一格的运河景观廊道。陈金虎指出,京杭大运河从常州穿城而过,相关各地各部门要注重规划衔接,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系统谋划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要统筹水生态、水文化、水安全、水景观建设,打造生态优、文化兴、景色美的运河沿岸风光,完善文化连廊、公共厕所、休息场所等展示载体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滆湖生态观测试验中心,陈金虎仔细了解生态观测工作开展情况。滆湖生态观测试验中心是全国首个地级市环境监测综合性特色野外台站,以常州滆湖备用水源地监控预警为基础,开展水生态环境多要素、多学科、多手段长期原位定位观测及试验,形成系统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及资源调查的能力。陈金虎指出,要不断提升观测的精度和准度,继续推进特色实验室建设,对水污染的现状、成因等进行全面解析,为河湖科学治理和精准管控提供技术依据,同时结合观测成果,科学制订生态修复方案,全面提升水生态水安全保障水平。
  陈金虎强调,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兼顾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篇大文章,为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筑牢生态基底、增添绿色动能。要持续推进绿色转型,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对重点行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培育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抓好长江大保护,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文化涵养,深化大气污染治理。要更大力度建设生态绿城,“增核、扩绿、联网”,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实施沿江生态复绿等重点工程,有序释放生态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
  副市长、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锋和市政府党组成员狄志强参加调研。(唐文竹)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