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中,“天使白”“志愿红”“警察蓝”,携手守护“健康绿”。一轮轮核酸检测,一道道卡口的严守,一次又一次在黑夜中期盼黎明。我们看到了上门跪地为幼儿采样的“大白”、手伤未痊愈的志愿者、辛苦爬楼的基层医护人员、脸上印下口罩勒痕的核酸样本转运人员……在与新冠肺炎病毒的搏斗中,他们用温情和努力构筑起了常州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那些镜头,是他们守护这座城市最美的样子。
她的“跪姿”
60岁“大白”为幼儿采集核酸样本
下图中这位跪地的“大白”,是新桥医院已退休10年的医生朱晓丽,今年60岁,有27年党龄。
3月16日22∶00左右,朱晓丽和新桥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来到清水湾小区,上门为一名幼童核酸采样。她下意识采用跪地姿势时,被社区随行人员拍摄下来。
“上门采样时已很晚,小孩从睡梦中刚刚被叫醒,不怎么配合,采样花了好些时间。为了能尽快完成采样任务,她采用了方便小朋友配合的跪姿。”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曹佳华副主任说,由于被采集对象年龄和身体状况各有不同,医护人员为了能快速、准确采集到样本,除了引导被采集对象张大嘴巴外,常会采用弯腰、下蹲、 跪地等适宜姿势。像朱晓丽医生,每天除了在检测点采集样本,还要为一些不便到现场的人群进行上门采集,常用跪、蹲等不同姿势,让居民很感动。但对她和广大医护人员来说,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下意识动作。曹佳华还透露,自2020年初疫情发生以来,朱晓丽投身常州高铁北站疫情防控卡口第一线,不管数九严寒还是三伏酷暑,她都坚守在高架桥下的防控卡口。
他的“铁掌”
“95后”小伙四次战“疫”的见证
“95后”小伙印城鑫手上参与上一轮疫情防控时骨折缝的伤口还未痊愈,新一轮的疫情警报又拉响了。
印城鑫来自新北区奔牛镇政法和综治局,这是他第四次冲上防疫一线。穿上红马甲,驻守在312国道卡口,每天查验上千人的核酸检测证明,重复着上千遍的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年轻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印城鑫先后四次坚守在我市大规模抗疫行动一线。当时,踏入工作岗位不久的印城鑫临危受命,前往常州市G312国道卡口处值守,负责排查过往车辆和行人,一干就是3个多月。
2021年1月,我市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印城鑫再次主动请缨支援奔牛机场的防疫工作。4个多月里,他每天在机场排查入境乘客信息,做好转运与消杀工作。期间,他却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摔倒,导致左手掌骨骨折。直至现在,仍有一块钢钉在他的左手手掌中,今年6月才可手术取出。可是印城鑫并没有因为受伤退出“抗疫大军”,还笑称自己拥有了“铮铮铁掌”。
日常工作中,印城鑫在奔牛镇非诉讼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民来访接待以及人民调解工作。今年初,在根治欠薪行动中,他参与调解了3起劳资纠纷,帮助90多位农民工讨回了将近220万元的工资。针对经常发生的邻里纠纷,他总是会深入一线进行调解,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促成“两家欢喜”,让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不管是抗疫还是调解,都是我的工作,作为年轻人,理应多干一些,这都不算什么。”印城鑫说。
他的勒痕
退役军人请缨担任样本运送“快递小哥”
“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记者见到单琦时,他刚刚转运完一车样本,回到车上,脱下让人憋闷的口罩,深深吸了一口气,疲惫里带着小小的满足。此时,他已忙碌了16个小时。即使是普通的医用口罩,也在他脸上留下了一道明显的勒痕。
常州疫情发生后,作为退役军人和党员,单琦第一时间申请加入新北区核酸样本运输队,负责奔牛全镇33个核酸采样点的样本运输。19日白天,我市集中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为了保证核酸检测样本在两小时内送达,他更是成为与时间赛跑的核酸检测样本运送“快递小哥”。
单琦告诉记者,考虑到核酸检测样本运输的特殊性,为防止交叉污染,运送过程中人员、设备都要消毒,全程不能去洗手间、不能乘坐电梯,装运样本的箱子要靠人力徒手搬运。小的箱子,一箱有50-70管样本,大的一箱里面有400-500管。“工作量最大的要数清点环节了,每个点位的封箱码数据与核对数据必须一致。”单琦说,一天下来,感觉“胳膊不听使唤,脑子不够用”。
截至记者发稿前,单琦共转运95车次23000余管样本。退役不褪色,虽然很累,但是能为疫情防控出力,他感到十分自豪。
她的背影
脚步再沉也要坚持每天“扫楼”
穿着防护服、胶鞋,戴着护目镜、面屏、口罩、手套,一步步上台阶,每一个动作都很吃力,稍动一下就汗流浃背,护目镜、面屏上一片模糊……爬楼时,新魏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洑晓瑢还得特别注意腰上的“金腰袋”。这个黄色的塑料袋,其实是医疗垃圾袋,上门核酸检测采样后的医废,都得装在里面。
17日,新北区魏村街道在雨中启动部分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检测。该街道新魏花园小区属于安置房老小区,楼内没有电梯。现有居家隔离人员24户47人,为了做到一户不漏,每次核酸检测,洑晓瑢和她的同事都要开启“爬楼”模式。
因为之前有将医疗垃圾袋遗忘在隔离人员家门口又折返爬楼梯取回的经历,洑晓瑢这一次特意给自己做了只“金腰袋”,将医疗垃圾袋密封好后用透明胶带粘贴在腰上,装好物资便可以轻装上阵。“每次采样完都要密封好,回去后放到专门的收集袋中,再统一运送至医疗废弃物暂存点。”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爬完4次5层楼后,洑晓瑢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脚步也越来越沉重。她连忙扶着墙壁,喘着粗气,闭上眼睛,咬咬牙,歇一歇,这才缓过神来,坚持取了3个咽拭子样本。
社区工作人员连忙把她搀回休息点,她顾不上摘下防护面罩喝口水,就累得瘫坐在地上,“呼呼”地喘着粗气。社区工作人员劝她休息一会儿再出去,洑晓瑢却拒绝了,她说:“没事,走,咱们去下一户!”
由于居家隔离人员居住比较分散,完成全部采样,洑晓瑢要爬近100层楼。就这样,带着“金腰袋”、马不停蹄地“扫楼”行程,洑晓瑢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累归累,但每次帮他们全部做完,还挺有成就感的。”洑晓瑢说。(吴燕翎 尹梦真 徐蕾 侯正萍 程颖 须倩怡 顾建光 图文报道)
|